“弟子明白师尊的心意,道会比试如果胜出的话,的确能增添名声,尤其是荣登青云榜就更有意义,不过弟子倒是觉得未必要在道会比试这根独木桥上去拼,其实也还有另外一些路径来实现名声的提振,……”

    “淮生,既然筑基了,那么眼界就不能太过局限了,也要从整个宗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若是能代表宗门出战道会,取得漂亮耀眼的成绩,也能替宗门争光,让宗门新进弟子看到宗门的希望,……”

    商九龄的鸡汤让陈淮生也只能捏着鼻子喝下,而且从商九龄的角度来说,也说得没错。

    宗门表现耀眼,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弟子来投,这里边更多的优秀人才也会几率更大。

    同时宗门弟子也更能感觉到自己前途光明,毕竟有这样一个榜样在那里,入门五年就达到如此高度,换了自己呢?

    就算是自己真的不如这位师兄,五年不行,那十年行不行?

    十年不行,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行不行?

    自己就连这位师兄的一成天赋都不如么?

    能入道而进宗门,哪一个不是自诩天骄,自己连人家一成天赋都不如的这种情形,恐怕绝对没人会承认。

    哪怕是三十年四十年之后能够筑基,也不过就是四五十岁,这一辈子也能此生无憾了。

    没见到各大宗门里,七八十岁甚至百岁还在炼气高段徘徊的比比皆是?

    “师尊教导得是。”陈淮生只能应着。

    “嗯,我有一个想法,……”

    听到商九龄这话,陈淮生就知道没好事儿,但却无力拒绝。

    “这三年里,我们不但在燕州六道招了许多新的弟子,而且在朗陵,在义阳,亦有不少弟子进入,为师觉得你的经历应该可以作为这些新进弟子的一个最佳榜样,作为鼓舞士气鼓励人心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