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府。

    江淮知府董奎恭恭敬敬地将江寒迎进正厅:“不知江大人到来,董某有失远迎。”

    江寒打量着董奎,此人四五十岁年纪,身材短小,身穿官袍,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江寒微微颔首:“我本是途经此地,董大人不必客气,不过……我到此地时却收到了陛下的旨意,陛下要我平江淮粮价。所以此番前来,只为公事。”

    董奎愣了一下,苦笑一声,说道:“江大人有所不知,自从淮河爆发之后,大水淹没江淮十余县,如今有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江淮府外堵着不知多少难民!粮价疯涨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江寒淡淡道:“本地粮商最大的是哪几家?”

    董奎答道:“江淮最大的粮商是商肆米行,郑计米行,黄计米行这三家,其中商、郑两家占据了江淮地区八成粮米生意。”

    江寒说道:“既然如此,帮我设宴邀请这三家米行的掌柜,我要与他们谈谈。”

    “好。”

    江寒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看样子又要下雨了。

    大粮商背后往往都有门阀在,商肆米行是商家,郑计米行背后是童家,黄计米行背后是汪家。

    这便是江淮三大门阀世家:商,童,汪。

    商家是江淮道门阀之首,底蕴深厚,江淮官员有许多是商家的人,据说与淮州布政使关系也不错。

    至于童家,祖上有从龙之功,当今皇帝有一个嫔妃便是童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