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钟相的起义基础,后来他又引入明教(摩尼教)的教义教唆和吸引洞庭湖周边的苦难群众入教。

    通过“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画饼,秘密积蓄力量。

    这钟相也活该倒霉,还没等着成事呢,1130年金军便突袭潭州,沿途大肆烧杀劫掠。

    钟相也顺带的吃了挂落!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次也造成大批百姓无家可归,为钟相的起义提供了土壤和群众基础。

    随之而来的,是从北方溃败而来的民间大号武装土匪——孔彦舟。

    这厮没钱没粮,便在澧县和鼎州一带催粮逼租(实则劫掠),一时间搞得天怒人怨!

    1130年二月,钟相这边感觉时机已成熟,便立马揭竿起义,建立“大楚”,自称楚王,国号“天载”!

    起义军很快以滚雪球之势,发展到了40万人。

    以钟相的老家湖北武陵为中心,迅速占据了洞庭湖周边的湖南常德、长沙、澧县、岳阳、沅陵以及湖北地区共计7州19县。

    但好景不长,赵构一看,就你这小泥腿子,居然还敢称王?

    虽然赵构手下的“正规军”暂时腾不出手来,但并不妨碍让刚转职为国家正式干部的“镇抚使”孔彦舟出手。

    赵构封孔彦舟为荆湖南北路捉讨使,前去镇压钟相起义。

    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彼此“狗咬狗一嘴毛”,相互消耗。

    1130年三月,先期的战斗中,孔彦舟企图分兵合击,然后一举剿灭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