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鼎、韩厉二人率领专使团,从金陵乘舟,沿大运河北上,至通州张家湾下船。

    署理顺天府尹史道邻前来迎接,父子俩在通州城内进行了一番密谈。

    论及冀国公周进南下就职一事时,史鼎看到儿子史道邻的脸色有些怪异,不由张口问道,“什么情况?难道周进打算不奉旨?”

    “不是说冀国公不奉旨,而是说金陵那边的人,未必欢迎冀国公奉旨南下啊。”史道邻嗟叹道。

    “此话怎讲?”史鼎一脸焦躁道。

    为了让松江侯府一系和金陵方面达成一致,扬光帝陈福宁给予了周进一个冀国公的空头衔,史鼎这里却是将其头上内阁首辅的官帽拱手相让,连同长江水师的指挥权,也转交到了坐镇安庆府的忠诚亲王陈常宁手里,以便防备宁南侯左昆山东进。

    如今,周进的国公爷爵位到手,内阁首辅的大义名分也握在手中,结果他现在却不能南下就职了,登莱、齐鲁、燕赵三支劲旅的指挥权,他势必不肯拱手相让,那这对于忠靖侯史鼎来说,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吗?

    史道邻也懒得解释,直接将那份《北方周刊》呈送到叔父史鼎大人面前。

    史鼎赶紧接过,立即翻看起来。

    韩厉也凑上前来,默读周进所发表的那份公开告别信。

    史鼎、韩厉二人乘舟北上,沿途紧赶慢赶,不曾下船,根本不知道冀国公周进尚未到任,便将其施政纲领都颁发出来了?

    这玩笑可真是开大了啊?

    史鼎乃官场老手,韩厉也不是一个蠢人,他们都猜测到了,周进公开发表这封书信,必然含有深意。

    但现在就连他们俩,也无法确定,周进如此大张旗鼓,究竟是想要南下就职,还是不想南下就职?

    若说他想南下任职,为何还未上任,便这般杀气腾腾,难道真不怕江南东林党人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