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临近快午餐时间,苏尘来到昨日提取红薯淀粉的地方。

    经过一整天的沉淀,缸里面的水变得清澈不少,只是有些微微发黄。

    总共有十六个与大腿齐平的陶缸,也不知道能沉淀出多少红薯淀粉。

    “将水缸里面的水慢慢倒出,动作慢些。”

    待水缸中的水都倒出后,苏尘手里拿了一把菜刀上前瞅了瞅。

    “这么一点?”

    苏尘将菜刀尖头插入沉淀后的淀粉中,只有薄薄的一层,好在有十六个缸。

    “把水缸垫起来,让水放干净。”

    缸中有水不好取出淀粉,水放干后淀粉可以一块一块的取出。

    家丁已准备好晾晒淀粉的竹匾,在竹匾上垫好纱布,取出淀粉晒透用玻璃罐装起来就行。

    差不多过了十几分钟,所有淀粉都从水缸挖了出来。

    苏尘估计晒干后最多只有六斤(3000克)淀粉,称红薯时是大唐的计量一百斤(大唐一斤十六两,约596克)。

    这种淀粉含量不高的红薯一百斤,只能出六斤的淀粉。

    虽然淀粉不多,但苏尘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是弄出淀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