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1/5)
历史上,提倡富人应该奢靡享受,增加消费支出的人很多。
比如管仲。
对齐桓公的吃喝嫖赌非但不劝谏,还开设各种国企赌场、国企妓院供齐桓公以及其他权贵消费。
再比如范仲淹。
任桓州知州时闹饥荒,粮价飞涨,粮商囤积居奇。
范仲淹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粮价飞涨,甚至暗中推波助澜,很短的时间里粮价翻了数番。
人们普遍心理“买涨不买跌”,然而正是这种心态,助涨了商家的嚣张气焰。
如果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一点的涨价,老百姓肯定跟风的抢粮了。
可是一下子翻好几倍,老百姓直接吓蒙了,根本不敢买。
这时候,滑稽的事情出现了,一来粮价已经涨到心理预期,没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二来没人购买,让某些粮商心里打鼓,对投资前景不乐观。
于是,中小投机者开始降价抛售,连锁反应下大地主、大商人也跟着抛售,灾荒年打起了粮食价格战。
此时,范仲淹宣布开仓放粮,粮价又是拦腰一刀,直接跌回灾前水平。
之后范仲淹又在当地大兴土木,修筑寺庙,劝说富得放屁油裤裆的僧人出钱,让饿得拉不住粑粑的穷人出力,带动当地砖瓦、竹木、石刻、织染等众多行业恢复和发展。
又以官府的名义组织龙舟比赛,让富人们争相参与,此举还吸引周边民众观看,极大促进当地的旅游、餐饮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