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思绵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本来也想好好培养念念和鱼崽的,奈何,念念虽然虚心好学,但天分不够,鱼崽就别提了,这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看到书就犯困,让他看书比杀了他还难受。他倒是在武学上有极高的天赋。

    俞思绵也不想为难孩子,她也不指望自己的儿子考科举,只要识字便好,所以从未逼着鱼崽去看书。

    但她打心底喜欢爱看书的孩子。

    “五岁!”封永乐答道。

    “五岁?”跟她儿子一样的年纪,这两个孩子还真是天差地别。

    这时,端着一盘点心的念念回来了,看到俞思绵也在,甜甜脆脆地喊了一声,“爹!”

    她刚才去给封永乐拿点心去了,才回来。

    俞思绵见念念进来,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你们在玩什么呢?”

    “我们可没有在玩!”念念赶紧说道,“乐乐好厉害的,他四书五经都会,刚才还在给我讲《论语》呢。他说他还会弹琴呢。他还写得一手好字,爹你看看,写得多好!”

    俞思绵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很优秀!”

    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封永乐从小到大被夸赞的话听得多了,早就无感了,但不知为何,听到这个叔叔夸他,心里却格外高兴。

    “但是!”俞思绵忽然拿过一张纸,模仿永乐的字迹写了起来,“你先前应该是看颜路老师的笔记看多了,模仿得很像,但缺少自己的笔锋,尤其是这甩笔,太重了,太刻意了。名家的字迹虽然值得模仿,有助于提高自己,但看多了也会失去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笔锋,你要好好琢磨!”

    封永乐愣了一下,忽然觉得茅塞顿开。先前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经过这个叔叔一说,他终于明白了,是他写得太过刻意,没了灵气。他懂了。

    俞思绵笑着又写下几个大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