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谁是名士,出来走两步(2/5)
“至于秦朝,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此等皆非完备的选官制度。”
张良侃侃而谈,群臣点了点头,天下已经平定,没有那么多的叛乱者,再照搬前朝的选官制度,无疑是东施效颦。
“要想选出优秀的人才,其中重要一环,则是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吏。”
“我大汉三公九卿,以及地方郡守列侯皆为名士,他们看重的人才定然能够更好地效忠朝廷。”
“朝廷选的是没有官职的读书人,至于拔出他们的则是下级官吏。”
“按照在下的想法,双方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
张良所言之言,很快便在群臣之中议论纷纷。
刘邦也不阻止,唯有集思广益,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大汉国情的选官制度。
“留侯所言甚是,当年陛下曾下令诏举三老,助我大汉夺取天下!”
“非也,我看留侯之言,还有待验证,谁能肯定双方人品就一定优良?”
“你这是故意抬杠,留侯所言非虚,自下而上选拔官员,肯定能选出贤才!”
刘邦看向张良,后者淡然一笑,微微点头作揖,似乎这套完美的选官制度,就是为大汉量身定做。
“老子当年诏举三老,那是无人可用!”
“若是有青年才俊,谁愿意用这帮食古不化的老东西!”
刘邦心中无奈,大汉如今并不缺少治国良才,毕竟曹参这样的大能,都被安排到齐地当相国。
张良侃侃而谈,群臣点了点头,天下已经平定,没有那么多的叛乱者,再照搬前朝的选官制度,无疑是东施效颦。
“要想选出优秀的人才,其中重要一环,则是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吏。”
“我大汉三公九卿,以及地方郡守列侯皆为名士,他们看重的人才定然能够更好地效忠朝廷。”
“朝廷选的是没有官职的读书人,至于拔出他们的则是下级官吏。”
“按照在下的想法,双方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
张良所言之言,很快便在群臣之中议论纷纷。
刘邦也不阻止,唯有集思广益,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大汉国情的选官制度。
“留侯所言甚是,当年陛下曾下令诏举三老,助我大汉夺取天下!”
“非也,我看留侯之言,还有待验证,谁能肯定双方人品就一定优良?”
“你这是故意抬杠,留侯所言非虚,自下而上选拔官员,肯定能选出贤才!”
刘邦看向张良,后者淡然一笑,微微点头作揖,似乎这套完美的选官制度,就是为大汉量身定做。
“老子当年诏举三老,那是无人可用!”
“若是有青年才俊,谁愿意用这帮食古不化的老东西!”
刘邦心中无奈,大汉如今并不缺少治国良才,毕竟曹参这样的大能,都被安排到齐地当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