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2/3)
就在这时,查案的人发现,县令的书房里,有一本在书房很少见的经书。按理说,经书会放在祠堂或者家中礼佛的地方。而查案的人便凭这个,发现信中的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而是将大楚国的文字和经文融合,形成的一种新文字。州府也因此找到县令走私私盐的证据。
所以我想说,我的破解之法并不是口说无凭,若是大家不信,可以调出当年的案件来看。”
苏月卿说完后,在场的教授们再一次面面相觑起来。
你听说过吗?
我没有。你呢?
我也没有。
怎么苏月卿总是能说一些他们完全没有听过的东西呢?
就在这时,一位研究古代官员案件的一位女教授站了出来。
“这个故事我曾经在野史中看到过,只是我并不知道,这件事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
周教授苦口婆心道,“冯教授,你怎么也开始说野史了?野史那都是民间写的,都不是官方写的,不可信的!”
冯教授毫不客气回道,“周教授,野史并不一定是错的。曾经就有过,正史上没有的东西,却在野史上有,而随着人们的发现,证明野史上说的是正确的。”
转头看向苏月卿时,冯教授的态度和缓了很多,“月卿,你说的这个案件,你知道它发生在那个州府,什么时间发生的吗?或许国家文物局的档案室里有这个案件。”
“当然。”
随后,苏月卿将时间,地点一字不落说了清楚。
当时她可是跟着师傅一起调查的,她亲自经历过,自然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我想说,我的破解之法并不是口说无凭,若是大家不信,可以调出当年的案件来看。”
苏月卿说完后,在场的教授们再一次面面相觑起来。
你听说过吗?
我没有。你呢?
我也没有。
怎么苏月卿总是能说一些他们完全没有听过的东西呢?
就在这时,一位研究古代官员案件的一位女教授站了出来。
“这个故事我曾经在野史中看到过,只是我并不知道,这件事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
周教授苦口婆心道,“冯教授,你怎么也开始说野史了?野史那都是民间写的,都不是官方写的,不可信的!”
冯教授毫不客气回道,“周教授,野史并不一定是错的。曾经就有过,正史上没有的东西,却在野史上有,而随着人们的发现,证明野史上说的是正确的。”
转头看向苏月卿时,冯教授的态度和缓了很多,“月卿,你说的这个案件,你知道它发生在那个州府,什么时间发生的吗?或许国家文物局的档案室里有这个案件。”
“当然。”
随后,苏月卿将时间,地点一字不落说了清楚。
当时她可是跟着师傅一起调查的,她亲自经历过,自然记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