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太子没意见,他立马就可以着手安排请求封禅的事宜。

    为臣近十载,冯勉既了解太子,也了解皇帝。

    隐在皇帝心里那根刺,即便从未挑明,却不意味着不存在。

    甚至它隐藏得越深,就扎得越深,贞和帝也就越想解决。

    太子之所以热情踊跃地促成天书祥瑞,那是因为他习惯了讨陛下欢心,只要能让陛下高兴,他就满足。

    再深一层的逻辑,他没有想,也不会去想。

    可冯勉想了啊。

    想得还极深。

    他建议太子在钦天监安插了人手,第一次天书降世后,常探听得上报祥瑞的消息。

    这便说明,贞和帝对祥瑞的喜悦程度,不止太子和他看得到,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

    那就要看这功如何抢了。

    左都御史付浩因为上一次抢了头彩,被陛下提了官职,兼任翰林院大学士。

    翰林院与内阁并为文臣两大枢纽部门,在翰林院担职之人,日后往往能升至内阁。

    而翰林院的最高掌事,意味着对内阁也有一定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