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京城的街巷口或胡同里有不少的古树,以槐树居多,因树冠大,树阴儿也大,特别是烈日当头时,浓阴下却很凉爽,于是成为人们夏日里纳凉的好地方。

    尤其是在三伏天儿,树阴儿下就没有断过人的时候,俗称乘“阴凉儿”。

    街坊邻居们有的聚在树阴下聊天儿,有的下棋,有的铺块油布或凉席就睡在树下。

    浓浓的树阴,轻轻的凉风儿,为胡同里的人们营造一份凉爽的氛围。

    每到三伏天儿里,许多人都喜欢吃凉物以“解心火儿”。

    胡同里有水井,三伏天儿里人们喝得最多的是“井拔凉”,就是饮用从井里刚提上来的井水,带着阵阵凉气,喝上一碗,从心底感到凉爽。

    此外凉酸梅汤、凉绿豆汤、凉绿茶等也是许多家庭必备的饮料。

    三伏天儿里的吃食也以凉物居多,其中过水儿面最受人们的青睐。

    刚出锅儿的面条往凉水里一放,将热气儿浸得一干二净,有的人觉得过一次水儿不够凉,还要过上二回,然后浇上三合油儿或芝麻酱,吃到嘴里那叫爽。

    不过,在刘家庄里生活的人,要比起其他地方好过不少。

    这里毕竟是山区,气温要比城里低一些,另外家家都有电风扇,这是刘家庄电风扇厂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且还是塑料外壳做的。

    这可是新技术,一改以前铁质的笨重不方便。

    众所周知,电风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电器之一,后世几乎家家户户至少也有一台风扇。

    而在当前这个年代里,夏国的一些地区风扇还是属于“高端货”,与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并称为“四大件”。

    其实最早的一台风扇于1830年在M国诞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