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自从在1981年高位套现物业之后,泰富集团的宣传便开始保守。一直以来,并没有公布投资美股和美元的具体情况,亦没有经常发布什么好消息。

    之所以如此,林正杰本人也是希望泰富集团的股价跌一跌,明年他好增持股份。

    如今跌至38亿港币出头,实际上也是可以开始增持,毕竟较巅峰时的60亿市值,已经跌了近四成。而且,维港投资从黄金期货套现后,手中正好有4亿出头的现金流。

    不过,林正杰并没有急着采取行动,原因有两个:

    第一,六个月内的最高价,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是需要警惕的特殊情况发生。

    第二,林正杰等明年出台相关证券法规,届时再找准机会,合法将持股增持至45%。

    如今香港经济糜烂,人人自危,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忧有人威胁到林正杰在泰富集团的控股权。更何况36%的股权,也是属于退可守、进可攻的有利位置。

    同理,泰富集团私有化和增持行为,也要等明年的机会,要名正言顺,避免造人诟病和引起不必要的法律问题。

    翌日。

    林正杰召开了管理层会议,包括董事副总经理陈伟忠、执行董事兼财务经理袁天凡、董事兼地产开发部经理唐仁坚、董事兼投资部经理何方塘等人,大家齐聚一堂。

    会议一开始,林正杰便说道:“目前,华英双方就香港问题谈判陷入争端,我预计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毕竟这种事情很难达成共识。基于此,未来的一两年时间,是香港的困难时期。”

    众人表情凝重,毕竟长时期的困难,也意味着泰富集团也要度过这种苦难时期。

    但接下来林正杰的话,让大家立即轻松起来。

    “对别人来说是困难,但对于我们泰富集团来说是机会。你们知道,我们和长实、新鸿基的差距是什么吗?”

    唐仁坚当即说道:“是地产开发的实力,是土地储备。虽然如今的地产很困难,但像长实、新鸿基、恒基拥有雄厚的土地成本,这些土地成本如果折合到‘楼面成本’上,不会超过200港币每平方尺。所以,就算按照目前的楼价,他们依旧可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