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有优点,既让大型三甲医院减少工作量,还带动起周边的小医院也能吃上饭。

    但缺点也很明显,辐射圈太小,就算魔都最厉害的三甲医院,了不起也就辐射一个区撑死了,再多,一旦跨区,二级医院就不听话了,给你胡来,你稍微不注意,什么丹红丹参的,直接就往你血管里打。

    而且患者也不乐意。

    老子在SJ区做了一个手术,刚下手术台,你把老子弄到崇明去了,这尼玛能乐意吗。

    张凡坐起身子想听听私长怎么说。

    结果,人家走出了第三条路,比如做一些理疗啊,积极入户把一些慢性病从三甲医院接过来给托管了。

    听起来好像也没啥变化,其实这玩意不怕你走的慢,就怕你不走。

    二级医院一旦继续亏损下去,人才继续流逝,对于普通老百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你总不能因为嘴馋吃了门口的烧烤,晚上拉裤子,然后就去三甲医院吧,还有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以后越来越多。

    一旦这个家门口的二甲医院没有了,接下来绝对环节就增加了,一些有能量的人,依托三甲医院,直接就来公司化了,什么给你给你来个入户保健医了,进家打针小护士了,陪诊小帮手了,求诊APP了。

    好像一下子方便了很多!

    其实打工的还是二级医院的那些人,而价格就不是当年的二级医院的那个价格了。

    别觉得这是方便,其实这是灾难。一次两百,一旦家里有个老人和小孩,你有多少个两百付得起。

    “计划,挑选几个地区进行试点……”

    说完,领导抬头看了一下下面的开会的人,死气沉沉的,连个鼓掌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