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皇帝后,便为国事操劳,每日批阅奏折,如今即将退位,依旧防范这,防范那,一心只想为孙子铺平道路。

    此刻,躺在柔软的龙床上,朱元璋终于在精神上感到了疲惫,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看到孙子引领大明走向辉煌。

    “爷爷,你放心,有我在,只要你注意锻炼,注意休息,再活几十年,不是大问题。”朱高炽这话并非戏言,古代平均寿命低,是因为生活条件差,加上医学不发达。

    黄帝的生活状况自然不必多言,拥有他脑海中的先进理念,再加上诸葛亮般的医疗技艺,也许真的能改写历史,延长朱元璋的生命。

    “如果再活几十年,那岂不是能见证曾孙的诞生!”

    朱元璋听到孙子的话,开始在脑海中描绘画面,眼中闪烁着光芒,片刻后,他又坐直了身子。

    “炽儿,这次前往武昌,你有什么体会?”

    朱高炽略作停顿,翻阅桌上的奏折,认真地说:“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管控不足,他们在暗中搞鬼,我们很难察觉。这次江悠正好碰上了水灾的风口浪尖。”“此外,地方官员形成派系,一些正直的好官被排斥在权力体系之外,他们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嗯,你说得对。”朱元璋点头,这些问题早已深谙于心,只是苦于找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现在大明解决了外患,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官吏体系了。如果不铲除这些毒瘤,何谈国泰民安。”“而且这些人只会暗中搞小动作,表面上看起来毫无问题,但一旦灾难降临,他们掏空政府的行为就会暴露,最终受苦的只有百姓。”朱高炽继续分析。

    “说得对,仅此一行,就能看穿问题的实质,不简单啊。”朱元璋满脸兴奋,拿起旁边的枕头垫在身后。

    “那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朱高炽稍加思索,迅速直击问题的核心。

    “其实朝廷每年给地方拨款这么多,初衷是改善百姓生活。只要百姓生活好了,每年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贪官污吏自然会消失。”尽管话语简洁,却在朱元璋心中激起波澜,国家根基薄弱,才会试图用金钱打造盛世,结果却造成地方官员一手遮天。

    要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朝廷必须采取实际措施,如设立驿站等。

    百姓富裕了,国家税收增加,国力发展就会形成良性循环,繁荣的大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