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门外,阳光正好,温暖的光芒仿佛拥抱着人,带来舒缓的感觉。朱高炽站在门口,闭上眼睛,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云岚正在院子浇花,看见主人的样子,不禁掩嘴轻笑。然后,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双颊微微泛红。

    “现在,朝廷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北方,对倭寇的态度是既不重视也不关心。我该如何改变他们的想法呢?”

    朱元璋看到一个跳梁小丑在他面前炫耀,心中也很愤怒,但现实迫使他忍了下来。想让朝廷官员同意消耗国力对付一个小国,简直是异想天开,毕竟,并非所有人都像朱高炽那样见识过未来。

    “云姐!”

    睁开眼,朱高炽快步走向云岚。

    “帮我去工部拿明朝海船的设计图,我要好好研究。另外,去户部调出历年来的外贸档案!”

    “奴婢遵命!”

    自那晚以来,云岚和他在一起总有些尴尬,现在有了离开的理由,却又有些舍不得。云岚离开后,院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秦始皇,诸葛亮,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

    想不出解决办法,朱高炽决定请教他的智囊团。下一刻,身穿黑袍的秦始皇和白衣的诸葛亮出现在眼前,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共处一室,显得颇为奇异。

    “朱公子,我认为凡事需三思而后行,有准备才能无后顾之忧。对付倭寇不是小事,而现在的明朝是个超级大国,需要从未来、百姓和经济等多方面考虑。”

    诸葛亮沉思片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会项羽传授的口诀后,他也能出来参与讨论,此刻他好奇地打量着...

    对于朱高炽提出的问题,他的想法也很明确: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有时候,一个决策就能大大影响整个局势。倭寇的祸害虽重,但也得深思熟虑,找出最合适的对策。现在的大明承受不起动荡,一旦元气大伤,就需要长时间恢复。

    诸葛亮是从君主的角度考虑,所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谨慎。外族侵犯本来就是国家要面对的挑战,谨慎行事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