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见到沈氏和自家三小姐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沈氏和气地招呼道:“你们忙你们的,趁着辰光亮堂。”

    屋子中央柔软无刺的黄草框里,已经堆起不少牙白色的成衣。

    沈氏捡起一件来看,诧异地问:“阿珠,这中衣好生奇怪,哪一头是上,哪一头是下?”

    郑海珠道:“奶奶,这是织造局刘公公吩咐试做的,要销给红夷人。”

    沈氏“喔”一声,转头看到韩希盈立于窗下,便也走过去。

    韩希盈柔音婉婉地问其中一个年轻姑娘:“阿珍,你们在绣什么呀?”

    那叫“阿珍”的姑娘抬起脸来,眼皮却有些肿,眸子里尚有残泪,竟似刚哭过。

    韩希盈一愣,但很快看清了荷包上的图案。

    与此同时,阿珍的眼睛,有些怯怯地望向郑海珠。

    郑海珠走过来,仍是夷然自若地告诉沈氏:“大奶奶,这也是要贩给番商的。”

    沈氏道:“哦?也是朝廷派的活计吗?”

    郑海珠应了一声。

    沈氏夸道:“真了不起。怪不得希孟这铺子,根本不必开在热闹的市口,本就如朝廷的内造坊一样嘛。嗨呀,今日真该请老太太一道来瞅瞅,她从前不就在朝廷内造坊当差的。”

    又笑着揶揄道:“阿珠,你可真是开我们松江风气之先。旁的大家大户,陪嫁闺女的,都是婆子丫鬟奶娘,韩二爷倒好,给大小姐陪嫁了一位女掌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