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了一口气,李泽北不去想这些东西了,他现在得想着如何应对镇上的事情。等自己回去之后就可以接管执法大队了,那首先要收拾的肯定是工厂。

    于光华的最大底气还是来自于这两个工厂,能够给他带来利益,同时也能帮他贿赂一大帮人,笼络住下面的人。

    笼络?李泽北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他仿佛是抓住了什么一般,联想到了刚才姚光明所说的话,恍然大悟,随后不由得背后发寒。

    这事是他想简单了,没有往深层去想,真要是那么去做了,估计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那些常委说的轻松,架空于光华。可他们为什么反叛,不就是因为属于他们的权力都被架空了吗?

    下面的人比起他们,更听于光华的。真要是能架空,面对这么强势的领导,但凡胡飞鹏站出来,肯定一呼百应呀。毕竟,于光华不单是强势,还惦记他们的职位。

    指不准那天就被于光华给拿下,被发配到山里面养老去了。

    还不是因为财政大权被把持着,太多基层的利益都被牵扯住了。

    于光华也不算太傻,没有直言是贿赂啥的,只是说镇上的财政比较富裕,发的奖金之类的,合理合法。就算有聪明人猜到了什么,能如何呢?

    久而久之下,大家听谁的也就知道了。

    看似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只不过是收获了一帮光杆司令,优势还是有所欠缺呀。

    今天还好有姚光明的提醒,不然按照胡飞鹏的想法,真掀翻了于光华,下面的人听调不听宣,他就成了乐子了。

    这件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这也让李泽北认识到了一件事,自己对体制内的事情还是了解的欠缺,缺乏经验,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但要是姚光明在的话,一定会赞许的看着李泽北,让他不要妄自菲薄,能够从一句话里悟出来这么多,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听不明白一句话,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

    不是体制内的领导喜欢打哑谜,而是很多事情真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那就是违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