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李建昆的诗才确实在汪国珍之上。

    可惜,又不可惜。

    毕竟人家现在的成就,身上的能量,走文学那条路是很难企及的。

    台上,李建昆凝视着汪国珍问:“我现在够不够资格评价你的诗?”

    汪国珍低头不语,内心剧烈挣扎,才没有拂袖而去。今天是栽了,倘若再多出一个输不起的名声,情况只会更糟。

    李建昆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诗,应该有诗意,经得起反复咀嚼,比如我喜欢的一句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每每读之,体悟不尽相同,越品越有味道。诗歌能被称为文学之冠,遣词造意大有讲究,简洁凝练,意蕴深远,富有节奏,适合吟唱,是它的基本标准。”

    此言得到刚才发言的那位燕园中文系老师,用力点头附和。

    “你的诗,达到这种标准了吗?现代诗,言语直白是一种改良,但改良是向好的意思,不应该成为丢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诗歌精髓的借口,所以我先说我的结论,你的诗在我这里,根本不算是诗,只能算作一些格言警句。”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追捧你写的那些东西的原因,因为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往往是与年龄成正比的,缺少阅历的在校学生们,现在还很难读懂‘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他们在懵懂的年纪,恰好遇上能读懂的东西,仅此而已。”

    “我不反对你这样的人存在,只要你写的东西积极向上,少年人能读懂,总归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份追捧和高调,就有问题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诺贝尔文学奖你大可以不用惦记,那个门槛没你想的那么低,真要颁奖给你,全世界都会笑掉大牙,嗯,我恰好认识一个该奖项评委会的人……”

    “别说了别说了。”台下,汪国珍坐在椅子上,双肘撑在腿上,耷拉着脑袋,双手抱头,地上,脚边润湿一片。

    竟然被说哭了。

    文学圈子里,不乏人抨击过汪国珍,也有人认为他的诗不是诗,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人道清本质,格言警句?

    别说那位燕园中文系老师手拍大腿,认为这话一语中的。

    就连汪国珍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