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两辆小自行车,一前一后,如同过往许多时日一样,碾着朝阳的剪影,去往道路另一头的水产品市场。

    内地生活资源不富裕,肉食品紧张,在特区这地方,吃海鲜是最好的选择。

    好吃还不贵。

    黄茵竹和栾惠玉但凡出来买菜,总不会错过。还得赶早才能买到最新鲜的海鲜。

    “我滴个乖乖!他们厂到底招多少人啊?”栾惠玉放缓车速,注定也骑不快,向身后搭话。

    黄茵竹其实并不清楚,没问过李建昆,笑嘻嘻说:“怎么的…不得上千打底?”

    “他们老板还挺有钱的。”栾惠玉感慨。

    自家开厂,她很清楚,虽说内地工资与港城相比,非常便宜,但人数多了后,养起来仍然是一笔不菲开销。

    像她家的制衣厂,有五百来号工人,每月单是薪水支出就是好几万人民币,折合港币十几万。

    诚然,这些工人也在为工厂创造利益,但做生意的人都懂,生意场上拖拖欠欠的,货款很难及时到账。

    她家正是这种情况,还有不少去年的货款没结清,资金捉襟见肘,她爸急得常常半夜起来抽烟喝酒。

    黄茵竹笑而不语。

    厂名叫华人电子,老板还能是谁?

    “茵竹,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