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1962年,我国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代硅平面单晶管。1965年,研发出第一款光刻机。

    陈春仙从事科研领域这么多年,想想后,算是被他说服。不过老陈同志仍然有他的考量。

    “建昆呐,我不是不赞同你的想法,但是你想过两个问题吗。

    <divclass="contentadv">“第一,科院包括其他单位的研究员们,他们精通的领域各不相同。比如说我们研发姨妈巾和尿不湿,主要仰仗的是材料学的研究员,如果我们致力于研究电子科技,他们还能参与进来吗,能与我们同行吗?

    “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勇气的。”

    陈春仙叹息一声后,继续说道:“第二,当前经济形势如此艰难,一个姨妈巾技术卖出一百万,尿不湿技术卖出三百万,是个企业都渴望新型技术。

    “值此危难之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包罗万象,尽快从各个领域中孵化出更多的新技术,帮助社会走出经济泥沼吗?”

    李建昆沉默,老陈的话自然没有错。只是他二人视界不同,一个主看当下,一个着眼未来。

    “这样吧。”

    他思忖后,做出让步,说道,“我同意科技大楼建成后,分出多个部门,做不同种类的研发,但有一点,核心部门必须研发电子科技,由你亲自主持。”

    老陈想想后,点点头,“也好。”

    复又问道:“电子科技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你打算研究啥?你以前说的芯片?不是我说啊建昆,这玩意是个系统工程……”

    “不。”李建昆打断他道,“研究光刻机。”

    去年和老陈长聊几回后,他认真思考过,想靠一个研究单位,把芯片弄出来,确实有点不切实际。既然如此,芯片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其他环节,他再想办法,日后慢慢整合。中关村这个实验室,则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光刻机。

    老陈挠挠头道:“其实研究光刻机的,周边有两家机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