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是最不缺布料的,加上孩子长得快,杜老夫人每隔几日就让人给自己的孙女做一身衣服,还要给她做各种好看的配饰,务求把她打扮成最好看的小姑娘。现在孩子张开了,看得出来是个美人胚子,杜老夫人很满意,觉得养姑娘就应该这样。
当然杜晴若也没忘了自己要成为杜家身高天花板的雄心,她依旧坚持摄入乳制品。杜晴若在南边不好获得羊奶和牛奶,却意外地发现了水牛奶。
江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有道是“万亩水田稻花香”,而稻田的耕作自然是离不开水牛。虽然大齐已经有部分耕种机器投入民用,但不是每家每户都负担得起一台机器的费用,牛耕依然是主流的方式。水牛奶虽然产量比普通的牛奶低,但是营养价值高呀。当年她很喜欢的一道小吃——双皮奶就是用水牛奶做的。如今她也尝试着复制出这道甜品,又试做了同样以水牛奶作原料的另一道小吃——姜撞奶。
双皮奶的制作比较简单,只需水牛奶、砂糖和蛋清。把蛋清和砂糖混合轻轻搅拌均匀,水牛奶煮到微微起泡,关火倒进碗中;结成奶皮后把奶皮挑开,将水牛奶倒入蛋清中混合均匀,筛过以后再重新注回有奶皮的碗中,奶皮会慢慢地浮起;碗上扣碟子,放回锅中大火蒸半刻,就成了嫩滑香甜的双皮奶,还可以在面上撒上点绵红豆或者干果杏仁,增加风味。
这道甜品最受杜祖母的喜爱,而杜祖父则更喜欢稍带些辛辣的姜撞奶。
姜撞奶的原料也简单,只需姜汁和水牛奶,嗜甜的话还可以加上砂糖。这道甜品最费功夫的地方在于掌握比例和温度。磨好的姜汁放入碗中,将煮好的牛奶从高处注入,与姜汁对撞保证混合均匀,这道甜品是不能用勺子去搅拌的,撞完之后可以让碗中的混合物静置一刻,然后就会慢慢凝固。杜晴若没有温度计,失败了好多次才掌握了这个火候,不过成果很不错。
她还把自己这两道甜品的心得也写给了家人,可惜北方水牛奶少见,他们一直也未能尝到她口中的这两道美味,更无法见识到姜撞奶慢慢凝固的神奇。反而是杜尚熙把这个方子给杨镇说了,想着他在宫里应该可以得到原料,让他回去找御厨实验一番。
自从练习骑射医来,杨镇一直保持着喝牛乳吃乳酪的习惯,转头就让人去试验了。杜家找不到水牛奶,对宫里人来说不是问题。杨镇还邀请了杜尚熙一起去观摩这个神奇的时刻,果然如杜姑娘说的,牛奶混合姜汁会慢慢凝固,而且姜的辛辣也很好地冲淡了牛奶的腥味,他很喜欢。
“杜姑娘果真是个妙人。”他想,天底下那么多姑娘,只有她会做那么多好玩的、好用的和好吃的。
他后来还是得到了一副新的毛线手套,不过不是杜晴若自己做的,而是由毛线坊的女工们织出来的。
五年来,杜家也没放弃找更多的细毛羊,可是海外的国家那么多,要穿过茫茫的大海去找两只羊的家乡谈何容易。
杜寒山作为杜家家主还是有颇有远见的,他很早就让人把这两只细毛羊与特意挑选出来的毛质比较细的本地羊进行配种,尝试着培育出大齐的细毛羊。经过多代的杂交,现在杜家已经能养出毛质与细毛羊相差无几的新品种。
杜家又组建了一个新的毛线坊,专门生产羊毛线。加上手下有许多纺织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经过他们的多番研究,终于可以把羊毛纺成又细又结实的毛线。这些毛线可以用织机织成整块的羊毛面料,用于制作外套和围巾。羊毛围巾已经是大齐上流社会非常普及的饰品了。女士们的围巾更是以杜老夫人那条作为模板,用夹杂着各种丝线的毛线编织而成,还缀了许多装饰。
羊毛线也不是全部用于机器纺织面料。杜祖父又让之前做棉线手套的女工组成了新部门,让她们专门负责手工织品。像是手套这样精细的衣物很难用织机做成,就由她们专门来织造,况且她们还可以织出更多的花样。
杨镇的新手套就是出于她们之手。当然,杜家还保留着那两只细毛羊的羊毛线,只给最尊贵的客人做成服饰。他们给皇室进贡了手工织造的毛衣,围巾和手套,还特意声明没有在得到细毛羊毛线就第一时间进贡,是因为要做试验品,最初做出来的成品粗糙怕不入皇家的眼。这个解释十分合情合理,一个孩子玩闹般捣鼓出来的衣饰,怎么能作为贡品呢。
当然杜晴若也没忘了自己要成为杜家身高天花板的雄心,她依旧坚持摄入乳制品。杜晴若在南边不好获得羊奶和牛奶,却意外地发现了水牛奶。
江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有道是“万亩水田稻花香”,而稻田的耕作自然是离不开水牛。虽然大齐已经有部分耕种机器投入民用,但不是每家每户都负担得起一台机器的费用,牛耕依然是主流的方式。水牛奶虽然产量比普通的牛奶低,但是营养价值高呀。当年她很喜欢的一道小吃——双皮奶就是用水牛奶做的。如今她也尝试着复制出这道甜品,又试做了同样以水牛奶作原料的另一道小吃——姜撞奶。
双皮奶的制作比较简单,只需水牛奶、砂糖和蛋清。把蛋清和砂糖混合轻轻搅拌均匀,水牛奶煮到微微起泡,关火倒进碗中;结成奶皮后把奶皮挑开,将水牛奶倒入蛋清中混合均匀,筛过以后再重新注回有奶皮的碗中,奶皮会慢慢地浮起;碗上扣碟子,放回锅中大火蒸半刻,就成了嫩滑香甜的双皮奶,还可以在面上撒上点绵红豆或者干果杏仁,增加风味。
这道甜品最受杜祖母的喜爱,而杜祖父则更喜欢稍带些辛辣的姜撞奶。
姜撞奶的原料也简单,只需姜汁和水牛奶,嗜甜的话还可以加上砂糖。这道甜品最费功夫的地方在于掌握比例和温度。磨好的姜汁放入碗中,将煮好的牛奶从高处注入,与姜汁对撞保证混合均匀,这道甜品是不能用勺子去搅拌的,撞完之后可以让碗中的混合物静置一刻,然后就会慢慢凝固。杜晴若没有温度计,失败了好多次才掌握了这个火候,不过成果很不错。
她还把自己这两道甜品的心得也写给了家人,可惜北方水牛奶少见,他们一直也未能尝到她口中的这两道美味,更无法见识到姜撞奶慢慢凝固的神奇。反而是杜尚熙把这个方子给杨镇说了,想着他在宫里应该可以得到原料,让他回去找御厨实验一番。
自从练习骑射医来,杨镇一直保持着喝牛乳吃乳酪的习惯,转头就让人去试验了。杜家找不到水牛奶,对宫里人来说不是问题。杨镇还邀请了杜尚熙一起去观摩这个神奇的时刻,果然如杜姑娘说的,牛奶混合姜汁会慢慢凝固,而且姜的辛辣也很好地冲淡了牛奶的腥味,他很喜欢。
“杜姑娘果真是个妙人。”他想,天底下那么多姑娘,只有她会做那么多好玩的、好用的和好吃的。
他后来还是得到了一副新的毛线手套,不过不是杜晴若自己做的,而是由毛线坊的女工们织出来的。
五年来,杜家也没放弃找更多的细毛羊,可是海外的国家那么多,要穿过茫茫的大海去找两只羊的家乡谈何容易。
杜寒山作为杜家家主还是有颇有远见的,他很早就让人把这两只细毛羊与特意挑选出来的毛质比较细的本地羊进行配种,尝试着培育出大齐的细毛羊。经过多代的杂交,现在杜家已经能养出毛质与细毛羊相差无几的新品种。
杜家又组建了一个新的毛线坊,专门生产羊毛线。加上手下有许多纺织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经过他们的多番研究,终于可以把羊毛纺成又细又结实的毛线。这些毛线可以用织机织成整块的羊毛面料,用于制作外套和围巾。羊毛围巾已经是大齐上流社会非常普及的饰品了。女士们的围巾更是以杜老夫人那条作为模板,用夹杂着各种丝线的毛线编织而成,还缀了许多装饰。
羊毛线也不是全部用于机器纺织面料。杜祖父又让之前做棉线手套的女工组成了新部门,让她们专门负责手工织品。像是手套这样精细的衣物很难用织机做成,就由她们专门来织造,况且她们还可以织出更多的花样。
杨镇的新手套就是出于她们之手。当然,杜家还保留着那两只细毛羊的羊毛线,只给最尊贵的客人做成服饰。他们给皇室进贡了手工织造的毛衣,围巾和手套,还特意声明没有在得到细毛羊毛线就第一时间进贡,是因为要做试验品,最初做出来的成品粗糙怕不入皇家的眼。这个解释十分合情合理,一个孩子玩闹般捣鼓出来的衣饰,怎么能作为贡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