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感谢书友“天地任我行”投的月票。

    吴争在镇江城中,又临时征召了数千青壮。

    分发刀剑,让三百随扈充为骨干各领一部。

    这就有了一支近万人的大军。

    打仗,从某个方面来说,其实很简单。

    有人就行。

    如果有武器,那就是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要是再有个足以服众的指挥者,那就有了打胜仗的基础。

    其实吴争不象沈致远,对兵法的理解也完全不同。

    沈致远熟读兵法,认为兵法之精华在于“计”,所谓“兵者,诡道也”。

    在与吴争交谈时,沈致远对此句的理解是,用兵之道在于计谋,只要计谋用得好,以少胜多就完全不是问题。

    可吴争却不这么理解,他也读过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虽说没有沈致远那么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可吴争自认是理解孙子兵法,所说精髓在于一个“势”字。

    将“兵者,诡道也”与“势”联系,以吴争的理解就是,用兵之道,在于判定局势,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理解,就能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相呼应。

    而对孙子兵法开篇的《始计篇》中“计”的理解是,这个“计”字,说的不是计谋,而是计算和统筹,简单地说,就是算钱粮、兵器及综合实力。

    这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对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