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坟?”卫宁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反问了一句,然后便明白过来了——他们的旧识,当日诗会上的十来个玩伴,连同叶墨在内,只剩下了他,阮诗与夏初三个人还活着。其他的人,都已经在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杀之后,成了刀下之鬼,被匆匆收殓,埋进了东山的坟堆里面,“我去拜坟做什么。我当年离京的时候,只有你还来送我。那时候,我就知道,只有失意之人,才会记得失意之人。在得意人那里,你什么都不是——”
阮诗默然。卫宁入仕最早,心气最高,可自从离京之后,无缘无故困在一隅,将近二十年不得升迁,心里积压了不知道多少愤懑与不平。这份心情,她也能领略几分。从这里论起,或许他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了——或许,这也正是她将卫宁调回京城里来,期望他能为自己分担心腹重任的缘由——
“我也知道,这话听来可笑。不要说我只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养子,就以我义父的家世和官位,若不是当初太常抬举,我根本不能与这些人平起平坐。后来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一方太守,已经是很得意了。”卫宁一边挂着笑,一边继续用冷冷的口吻,嘲讽自己,“可我还是觉得失意。这也没有办法。说来,都是我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有点本领,就自视甚高,生出了许多妄想,自然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早成了别人的笑柄,还懵然不知。”
阮诗有些不忍再听下去,叹了口气,低声说:“子澹,你醉啦。”
“世事难料,何妨一醉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今日有酒不醉,以后,还不知道是怎样。”卫宁笑着说。
阮诗也被这句话触动了,勉力一笑,低头斟了一杯酒,跟卫宁轻轻碰了碰杯,便仰起头,一饮而尽。她觉得自己渐渐地醉了,脑子还算清楚,脸上却发热,手臂腿脚也有点发软。卫宁回京接任司隶校尉之后,半天都呆在司隶府里没出来。她便来找他了。跟卫宁喝点酒叙叙旧,就算是接风了。却没想到,连自己也要醉在这里了。
那夜,借着这点酒劲,卫宁一定要带她在司隶府到处走走看看,用卫宁的话说——“这种地方,从今以后,你也不会来第二次。这跟廷尉府、京兆府那种地方又不一样,他们都还要按法度办事。天底下,最不合制度与规矩的东西,一样样明明白白摆着的,就只有这里了。”
司隶府里,最不合道理的地方,就是地下隐秘的石牢了。卫宁提着灯笼走在前面,阮诗一只手扶着墙壁,沿着逼仄的台阶,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她脚步有些虚浮,到了格外陡峭难行的地方,卫宁会伸出手臂,让她借一下力稳住重心。就这样,一直走进黑暗而萧森的所在。就算她全然醉了,也该被这石牢里的森森寒意冷透骨髓,况且她一直还清醒着。
卫宁按动了机关,一扇厚厚的石壁蓦然合拢,一阵刺耳的响动之后,牢房里的声音一瞬间都消失了。石门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风声、蝉声、滴水声,一切都消失了,寂静到恐怖的地步。如果这里发生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能阻止。卫宁紧紧地握着匕首的青玉柄,却双手发抖,迟迟没有办法拔出——他该借着这天赐良机,杀掉眼前这个发动政变、窃夺权柄、威胁社稷的罪魁祸首,报答救了他一命的先帝,也为那些无辜死去的旧识们报仇,成全大义——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在旁人都忘了他的时候,都还一直记得他,特地把他从无望的泥沼中拉出来。甚至还这般地相信他,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走到这里来。她这样的人,明明该更谨慎的。为什么,就会这么轻易地相信他的话,将自己置身于不可知的危险当中——他永远在报答过去的人,那现在的人,当下的人,眼前的人,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也许他该再等等,也许他能找出一个,在夹缝里面,两全其美的办法,也说不定……
阮诗坐在木椅上,静静地看着卫宁的背影,在石壁边上伫立良久。
“——我本来以为,我会有点害怕这个地方。”卫宁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十几岁的时候被人构陷,也被关在和这里一样黑的牢房里面,关了十来天,每天被拖出去过堂——也算我运气好,到底撑着一口气想活着,要是差了一点,可能早就在这种地方,无声无息地死掉了。”
阮诗心中戚然,叹了一口气,说:“我那时整日呆在家里,是到了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件事。倘若知道,大概也能托京兆尹,早点救你出来。”
“这些事,都是命运使然。”卫宁怆然一笑,转过身来,“所以你不该跟我来的。这种地方,会发生什么,都没人知道的。”
“我信你,所以才请你回来帮我。”阮诗说。
“你信我吗?你都会信我吗?——你信我不会害你,也信我对你没有非分之想么?”
阮诗默然。卫宁入仕最早,心气最高,可自从离京之后,无缘无故困在一隅,将近二十年不得升迁,心里积压了不知道多少愤懑与不平。这份心情,她也能领略几分。从这里论起,或许他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了——或许,这也正是她将卫宁调回京城里来,期望他能为自己分担心腹重任的缘由——
“我也知道,这话听来可笑。不要说我只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养子,就以我义父的家世和官位,若不是当初太常抬举,我根本不能与这些人平起平坐。后来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一方太守,已经是很得意了。”卫宁一边挂着笑,一边继续用冷冷的口吻,嘲讽自己,“可我还是觉得失意。这也没有办法。说来,都是我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有点本领,就自视甚高,生出了许多妄想,自然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早成了别人的笑柄,还懵然不知。”
阮诗有些不忍再听下去,叹了口气,低声说:“子澹,你醉啦。”
“世事难料,何妨一醉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今日有酒不醉,以后,还不知道是怎样。”卫宁笑着说。
阮诗也被这句话触动了,勉力一笑,低头斟了一杯酒,跟卫宁轻轻碰了碰杯,便仰起头,一饮而尽。她觉得自己渐渐地醉了,脑子还算清楚,脸上却发热,手臂腿脚也有点发软。卫宁回京接任司隶校尉之后,半天都呆在司隶府里没出来。她便来找他了。跟卫宁喝点酒叙叙旧,就算是接风了。却没想到,连自己也要醉在这里了。
那夜,借着这点酒劲,卫宁一定要带她在司隶府到处走走看看,用卫宁的话说——“这种地方,从今以后,你也不会来第二次。这跟廷尉府、京兆府那种地方又不一样,他们都还要按法度办事。天底下,最不合制度与规矩的东西,一样样明明白白摆着的,就只有这里了。”
司隶府里,最不合道理的地方,就是地下隐秘的石牢了。卫宁提着灯笼走在前面,阮诗一只手扶着墙壁,沿着逼仄的台阶,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她脚步有些虚浮,到了格外陡峭难行的地方,卫宁会伸出手臂,让她借一下力稳住重心。就这样,一直走进黑暗而萧森的所在。就算她全然醉了,也该被这石牢里的森森寒意冷透骨髓,况且她一直还清醒着。
卫宁按动了机关,一扇厚厚的石壁蓦然合拢,一阵刺耳的响动之后,牢房里的声音一瞬间都消失了。石门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风声、蝉声、滴水声,一切都消失了,寂静到恐怖的地步。如果这里发生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能阻止。卫宁紧紧地握着匕首的青玉柄,却双手发抖,迟迟没有办法拔出——他该借着这天赐良机,杀掉眼前这个发动政变、窃夺权柄、威胁社稷的罪魁祸首,报答救了他一命的先帝,也为那些无辜死去的旧识们报仇,成全大义——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在旁人都忘了他的时候,都还一直记得他,特地把他从无望的泥沼中拉出来。甚至还这般地相信他,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走到这里来。她这样的人,明明该更谨慎的。为什么,就会这么轻易地相信他的话,将自己置身于不可知的危险当中——他永远在报答过去的人,那现在的人,当下的人,眼前的人,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也许他该再等等,也许他能找出一个,在夹缝里面,两全其美的办法,也说不定……
阮诗坐在木椅上,静静地看着卫宁的背影,在石壁边上伫立良久。
“——我本来以为,我会有点害怕这个地方。”卫宁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十几岁的时候被人构陷,也被关在和这里一样黑的牢房里面,关了十来天,每天被拖出去过堂——也算我运气好,到底撑着一口气想活着,要是差了一点,可能早就在这种地方,无声无息地死掉了。”
阮诗心中戚然,叹了一口气,说:“我那时整日呆在家里,是到了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件事。倘若知道,大概也能托京兆尹,早点救你出来。”
“这些事,都是命运使然。”卫宁怆然一笑,转过身来,“所以你不该跟我来的。这种地方,会发生什么,都没人知道的。”
“我信你,所以才请你回来帮我。”阮诗说。
“你信我吗?你都会信我吗?——你信我不会害你,也信我对你没有非分之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