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陈惇淡定地摸了摸鼻子道。

    “那你在看什么?”楚嫣忍不住笑道。

    “不是,”陈惇道:“那个阿拉伯商人说,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是讲中国的算法的,我原本不信,但现在是信了,你看,这个单词,是阿拉伯语中‘中国’的意思,但它其实是中国一个朝代的国号,所以实际翻译应该是‘契丹’。”

    陈惇找到了这个词,并且看到了随后的图画:“这个图画你看像什么?”

    楚嫣凑过去仔细一看,不确定道:“好像是几个人一起在分苹果,没有分明白,多了还是少了钱。”

    陈惇点头道:“这是《九章算术》中盈不足术,几个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元……八文钱,则多三文,每人出七文,则少四文钱,问有多少钱,苹果价值又是多少?”

    陈惇看到这个图画,才确定这书里真的有有关中国的数学知识,当然他能看懂这幅画,主要还是因为看到了熟悉的阿拉伯数字。斐波那契在第一章就向欧洲人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和位值制记数法,以及各种算法在商业上的应用。中国的盈不足术和《孙子算经》里的不定方程解法也出现在这本书里。

    然而让陈惇最惊讶的还是他从阿拉伯商人的口中得知,原来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原先只在欧洲上层,直到斐波那契写了这本书,大力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当然阿拉伯商人也想在与中国商人贸易的时候推广这些数字符号,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这一点陈惇心里有数,他刚开始跟唐顺之学习算数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使用了阿拉伯文字,被唐顺之强行掰过来,改用算筹——陈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极度不适应之后,发现……其实算筹也挺好用的嘛,主要是写起来跟阿拉伯文字一样方便。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所以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陈惇看到这书忽然又升起了熊熊的雄心,既然唐顺之能把他强行掰回来,他也要拉着老唐改弦易辙。

    “我已经让林州着手翻译斐波那契的算法书了,”陈惇暗道:“完成之后就先给老唐寄一本,看他还觉不觉得只有中国的算数最先进。”

    他一抬眼,却混忘了刚才的想法,因为他看到楚嫣就立在他的身旁,俯下身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中的算数书,他甚至能感到从她身上传来的温热的气息。

    更难得鼻子闻到一阵香气,似兰非兰,似麝非麝,幽幽沉沉,闻着便让他不由得心中一荡,心中却不由得想道:“东君身上,总是梅香多一些,这是什么香我就分不清楚了……”

    陈惇呼吸间不由得又转念一想道:“怪不得古人常要红袖添香夜读书,果然有几分道理……不过我这样看她,怎么她毫无所觉呢?”

    他瞧见不知道是烛光还是她本身的颜色,总归耳朵似乎有些泛红,心中又有些怪异的奇思来,“东君见我,耳朵也这样,这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