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此,但却也把德国和日本吓得够呛,此时的德国与日本,因为都是法西斯国家,又都有些孤立,所以迫切的想联合在一起,双方一拍即合,已经展开一些实质性的合作,如果英法苏同盟成功,将对德日造成巨大的影响,日本政府甚至决定向与苏联交界的地区增兵,而苏联也毫不相让,于是,日苏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而双方的焦点,集中在了诺门罕地区。

    长久以来,日本国内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南下,一冲是北进。

    其中,陆军坚持北进,因为这样,陆军将在战争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完成对海军的碾压,同时,也可以占领苏联远东地区大片的领土。

    而海军则支持南下,占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南下的话,海军将占据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南下的话,可以得到东南亚地区包括石油、橡胶、铁矿石在内的大量丰富物资,从而控制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从而摆脱美国在经济上的抑制。

    两种意见互不相让,而陆军决定先下手为强,对苏蒙地区展开进攻,以试探苏联的力量与底线。

    此时日本的焦点,都放到了蒙古诺门罕地区上,其余地区暂时都安静下来。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查兵进行作战准备。

    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也就在这时,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擅长大规模作战和机械化作战,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喜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占,是苏军中的后起之秀。

    他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苏军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

    双方的航空兵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关东军司令官命令第23师团尽快发动地面攻势。

    关东军集结了共计2万多人的兵力、84辆坦克、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向苏军发动了攻势。

    苏军统帅部决定将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