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使是专业歌手唱别人的歌,很多人都要看提词器上的歌词提示才唱得出来。前世王勃看某某好声音歌星彩排的时候,就多次看见了针对歌手的提词器。

    王勃目前碰到的问题就跟这种情况很类似。这三四十首歌,只要谁给他起个头,他肯定能把曲调给哼出来,或者用吉他大致弹出来,但问题是谁来给他起头?这些歌基本上都是2000年之后才会陆续发行的,绝大部分都还没出世呢。

    况且,前世王勃对着酷狗音乐自唱自嗨,基本上都是未消原唱的卡拉ok模式,他跟着原唱,看着歌词,捶胸顿足,掏胸掏肺,表情夸张的干吼,尽情的借助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悲苦,但却从没用心去记忆过歌词。

    他又不当歌星,又不参加歌唱比赛,谁去记这玩意儿?

    因此,到现在为止,他努力回忆,也就想起了八首歌。这八首歌里面,词全部填完的只有三首。其余五首,有两首填了百分之百七八十,另外三首只把副歌高潮部分写出来了,ab段主歌却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

    王勃拿起吉他,先将三首词曲完整的歌曲自弹自唱,嗨了一遍,不思不想,只是跟着感觉,让自己尽量进入到了音乐的世界,随美妙的旋律,起起伏伏。

    感觉乐感已经找得差不多,情绪,状态各方面都调整到位之后,王勃便开始弹起那两首只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未完成曲,都是信乐团的,一首叫《死了都要爱》,一首叫《开阔天空》!

    “死了,都要爱,

    “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

    “死了,都要爱,

    “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宇宙毁灭,心还在。

    “……”

    一般流行歌曲的格式都是前奏,两段主歌a1、a2,副歌b,之后接一段简短的过门音乐,最后再来一次主歌a1、a2(或者只是一段a1或a2)和副歌b,最后加结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