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凡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却也透着欣慰和向往。
“现在的问题是人才,尤其是高端的专业人才。”郑宇又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脸上明显是和年龄不相称的纠结,“生产力投入,无非是资金,土地,机器设备,低级劳动力和中高级劳动力。这里边帝国的低级劳动力不缺,而且素质不差,中级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劳动力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工业化积累也有了基础,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上面。”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专业的车间管理人才,工厂营销和财务主管,这些下一个阶段就要制约工业化的快进步。但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专业会计师,银行专才,高级工程师,科研人员,这些不是很快就能培养出来的,帝国的底子薄,以前集中资源来培训,现在要快扩充工商业,这里就成了瓶颈。”
“那你有什么打算?”
“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综合着来,”郑宇苦笑一声,“借鸡生蛋,高薪外聘,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投入,在各研究所内借用些资源,开办各种培训学校,夜校……总之能用的都用。”
“可能还是依靠外部资源救急靠谱些。”许凡点了点头,“德国的大学是世界顶级,美国的也不差,再从他们那边多吸收些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过来,一个带几个助手,再聘请些外国教授,加强学术交换。小宇,工业化是个过程,要细水长流,你也没必要太过急切。”
“我倒不是着急,只是感觉欧战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郑宇摇了摇头,“英德两大阵营必有一战,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准备,以绝对的实力让每一方都不得不讨好我们,以便收割政治红利。在经济上,那个时候就是用工业力瓜分欧战军需的大饼。美国到欧洲海运方便,天然上就有优势。俄国人到时候站在哪边不知道,背不住还可能玩中立,与双方做生意收割战争红利。我们与欧洲的运输不是要通过地中海的战区,就是要经过俄国,比美国间接走大西洋航线不利太多。那样我们就太被动。如果我们不能建成强大的工业基础,不能拥有让两大阵营不惜牺牲严峻利益争相拉拢的绝对实力,就收割不到足够的战争红利,很可能在这场竞赛中被美国人远远抛开。”
许凡的瞳孔慢慢收缩:“你的想法……是要在十年内具备与美国叫板的工业力?”
“可能还是及不上美国。”郑宇摇了摇头,“不过至少要处于同一水准。关键的还是未来英德两大阵营开战之后的战争红利。要是美国人利用天然优势收割到最大的一份,那帝国的差距可能被进一步拉大,未来也就被动了。”
“美国人现在缺乏参与国家政治博弈的视野和意识,不等于以后也没有。”郑宇叹了口气,“打完一战,美国人看到自己的实力,有了足够的信心,再加上欧洲衰落,至少他们的精英阶层一定会争取主导世界秩序,而英法是他们的天然盟友。那个时候,帝国工业的展将不得不依赖海外市场,而这样就会与美国资本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导致美国开始对帝国采取遏制和敌意的政策。如果帝国不能强大到让他们望而却步,这个盎格鲁-撒克逊-高卢的白种人同盟就将是帝国的可怕敌人。”
许凡看着这个表情凝重的青年,沉默顷刻,异常严肃地说道:“小宇,你可要想好。经济虽然是国家的关键,但过于急切地拔苗助长,可能导致的后果也许是我们难以承受的。这是一个大国,而你好容易建立起了绝对的威信,一旦受挫,这个丧失难以估量。”
“放心,我心里有数。我深信,十年之后帝国的工业力能至少要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郑宇坚定地说道,“到时候,劳动者的实际报酬还能再增长至少60,城市人口至少占到国家总人口的三成以上。十年的时间,我要让这个国家变得坚不可摧,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我相信我们已经站在起飞的前夜,也相信我们将要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郑宇说道,“除了税收和财政政策指导,证券化,我还要加快城市化建设。这么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即便有公租房,工商业膨胀也会带来建筑业的大展。我这次把物业税拿出来,除了限制地主用租佃的方式运营大地产,就是要限制这个过程中出现严峻的房地产投机。房地产业要做到为工商业和城市化展服务,而不能反过来成为吸收剩余资本的黑洞,变成滋生**和投机风起的温床,物业税,房地产买卖所得税要从一开始就祭出来。”
“五年之后,房地产业就会起飞。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条是最长的,上到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石油石化林业,下到零售电器汽车家具纺织,这个产业的良性展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助推,但前提是劳动者收入得到保障且持续快增长,而房价不能在炒作之下变成投机游戏。”郑宇继续说道,“公共基础设备建设,国有和皇室的重工产业投资拉动,财税政策指导,资产证券化吸收剩余资本,物业税把资金从土地上挤出,并建立一个富裕的农民阶层,社会保障提升工商业对底层劳动力的吸引力,并加强城市劳动者的消费**和消费能力,再加上房地产业的展,这么多手段下去,我不信经济不能起飞。”
“这十年,是帝国打基础的关键。重点就是经济展,教育投入,文化改良。帝国要实现工业化,电气化,法制化和初步城市化,国民要实现丰衣足食,这些要靠国家的善政,要靠资本的不断投入,要靠信贷工具的高效,也要靠全体国民的努力。”郑宇说道,“很多问题,一定要趁着这个民气高涨,政府威信高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打下基础,不能等到民气慢慢消磨,奢靡和散漫的风气盛行起来再临时抱佛脚。这就是我的总体思想。叔,你一定要帮我,替我把关,帮我觉问题,处理问题。这个国家走到这一步,进一步就是海阔天空,退一步可能就是山穷水尽。”
“现在的问题是人才,尤其是高端的专业人才。”郑宇又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脸上明显是和年龄不相称的纠结,“生产力投入,无非是资金,土地,机器设备,低级劳动力和中高级劳动力。这里边帝国的低级劳动力不缺,而且素质不差,中级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劳动力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工业化积累也有了基础,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上面。”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专业的车间管理人才,工厂营销和财务主管,这些下一个阶段就要制约工业化的快进步。但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专业会计师,银行专才,高级工程师,科研人员,这些不是很快就能培养出来的,帝国的底子薄,以前集中资源来培训,现在要快扩充工商业,这里就成了瓶颈。”
“那你有什么打算?”
“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综合着来,”郑宇苦笑一声,“借鸡生蛋,高薪外聘,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投入,在各研究所内借用些资源,开办各种培训学校,夜校……总之能用的都用。”
“可能还是依靠外部资源救急靠谱些。”许凡点了点头,“德国的大学是世界顶级,美国的也不差,再从他们那边多吸收些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过来,一个带几个助手,再聘请些外国教授,加强学术交换。小宇,工业化是个过程,要细水长流,你也没必要太过急切。”
“我倒不是着急,只是感觉欧战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郑宇摇了摇头,“英德两大阵营必有一战,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准备,以绝对的实力让每一方都不得不讨好我们,以便收割政治红利。在经济上,那个时候就是用工业力瓜分欧战军需的大饼。美国到欧洲海运方便,天然上就有优势。俄国人到时候站在哪边不知道,背不住还可能玩中立,与双方做生意收割战争红利。我们与欧洲的运输不是要通过地中海的战区,就是要经过俄国,比美国间接走大西洋航线不利太多。那样我们就太被动。如果我们不能建成强大的工业基础,不能拥有让两大阵营不惜牺牲严峻利益争相拉拢的绝对实力,就收割不到足够的战争红利,很可能在这场竞赛中被美国人远远抛开。”
许凡的瞳孔慢慢收缩:“你的想法……是要在十年内具备与美国叫板的工业力?”
“可能还是及不上美国。”郑宇摇了摇头,“不过至少要处于同一水准。关键的还是未来英德两大阵营开战之后的战争红利。要是美国人利用天然优势收割到最大的一份,那帝国的差距可能被进一步拉大,未来也就被动了。”
“美国人现在缺乏参与国家政治博弈的视野和意识,不等于以后也没有。”郑宇叹了口气,“打完一战,美国人看到自己的实力,有了足够的信心,再加上欧洲衰落,至少他们的精英阶层一定会争取主导世界秩序,而英法是他们的天然盟友。那个时候,帝国工业的展将不得不依赖海外市场,而这样就会与美国资本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导致美国开始对帝国采取遏制和敌意的政策。如果帝国不能强大到让他们望而却步,这个盎格鲁-撒克逊-高卢的白种人同盟就将是帝国的可怕敌人。”
许凡看着这个表情凝重的青年,沉默顷刻,异常严肃地说道:“小宇,你可要想好。经济虽然是国家的关键,但过于急切地拔苗助长,可能导致的后果也许是我们难以承受的。这是一个大国,而你好容易建立起了绝对的威信,一旦受挫,这个丧失难以估量。”
“放心,我心里有数。我深信,十年之后帝国的工业力能至少要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郑宇坚定地说道,“到时候,劳动者的实际报酬还能再增长至少60,城市人口至少占到国家总人口的三成以上。十年的时间,我要让这个国家变得坚不可摧,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我相信我们已经站在起飞的前夜,也相信我们将要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郑宇说道,“除了税收和财政政策指导,证券化,我还要加快城市化建设。这么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即便有公租房,工商业膨胀也会带来建筑业的大展。我这次把物业税拿出来,除了限制地主用租佃的方式运营大地产,就是要限制这个过程中出现严峻的房地产投机。房地产业要做到为工商业和城市化展服务,而不能反过来成为吸收剩余资本的黑洞,变成滋生**和投机风起的温床,物业税,房地产买卖所得税要从一开始就祭出来。”
“五年之后,房地产业就会起飞。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条是最长的,上到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石油石化林业,下到零售电器汽车家具纺织,这个产业的良性展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助推,但前提是劳动者收入得到保障且持续快增长,而房价不能在炒作之下变成投机游戏。”郑宇继续说道,“公共基础设备建设,国有和皇室的重工产业投资拉动,财税政策指导,资产证券化吸收剩余资本,物业税把资金从土地上挤出,并建立一个富裕的农民阶层,社会保障提升工商业对底层劳动力的吸引力,并加强城市劳动者的消费**和消费能力,再加上房地产业的展,这么多手段下去,我不信经济不能起飞。”
“这十年,是帝国打基础的关键。重点就是经济展,教育投入,文化改良。帝国要实现工业化,电气化,法制化和初步城市化,国民要实现丰衣足食,这些要靠国家的善政,要靠资本的不断投入,要靠信贷工具的高效,也要靠全体国民的努力。”郑宇说道,“很多问题,一定要趁着这个民气高涨,政府威信高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打下基础,不能等到民气慢慢消磨,奢靡和散漫的风气盛行起来再临时抱佛脚。这就是我的总体思想。叔,你一定要帮我,替我把关,帮我觉问题,处理问题。这个国家走到这一步,进一步就是海阔天空,退一步可能就是山穷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