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相信对方对科学和法治抱有好感,但他并不能确定这位皇帝对于教育抱有什么样的想法,也没有指望自己可以轻易说服这位意志坚定的青年。但现在看来…事情却显然很是顺利,以至于让他都有些难以相信。

    “改革教育,首先要从细节入手,最主要的就是改变师范学校的培养体系。”杜威说道,“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始自英法,主要是配合工业革命的需求,以工厂化模式生产教师,再由这些标准化的教师生产学生。贵国目前的师范体系大致上也是这个样子…导致学校生活总体上是围绕着教师转动…而教育的真正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目标应该是儿童。”

    “我理想中的师范体系…不能片面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加强儿童心理学,儿童综合教育学等方面的培养,而且要着力避免权威主义式的教育。应该说,教师本身就是把师范学校的教育方式拿到未来自己的课堂上来教育学生,故而有什么样的师范,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互动,即从单方面的灌输转换为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型,互动xing教育。教师必须拥有独立的,成熟的人格,他要具备提出教育和活动方阵的能力和权力,并且对教育结果承担责任。对教师的培养,不能简单地采取训练的方法,而是要将社会化的互动教育贯彻于教师培养始终。”

    “教师的培养,也并非是师范学校的几年教育,而应该是一个持续到退休的持续教育。要建立强制xing的再培训体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分享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教育体系需要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体系,而不是黑格尔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之下那种永恒不变的机械体系。”

    郑宇静静地听着。

    “教育方式的改变,涉及到对知识的认知问题。”杜威说道,“传统的权威主义理念,无论是东方式的圣人之言,还是普鲁的绝对真理,或者是天主教式的圣经,其实都是把知识视个绝对的,静止的,客观的东西。而事实上,知识知识工具,知识本身并非目的。而知识也并非客观的,知识是一种主观反应。我倾向于把知识认为是一种经验,其目的知识作为人类的工具,故而教育的目标并不是知识,而是人,是为了人实现自身价值。”

    “知识,或者说经验,是一个单一、动态和完整的有机整体。经验并不是可以割裂的,它不仅与产生经验的情境相关,而且其自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故而教育也必须以人的成长为线索,构成一个完整的和系统的过程。”

    “人的价值也是如此。人生的目的其实就在于人生的历程本身。人生并非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存在,目的是服从于人生本身的,也就是不存在终极目的,而只有阶段xing的,作为帮助人生更加圆满和幸福而存在的阶段xing的目的。故而,经验服从于人生历程,人生历程本身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重点;既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目的。”

    他看着郑宇lu出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有些难以确信轻声问道:“陛下……”

    “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郑宇沉默半晌,点了点头,“您其实是提醒我,教育是服从于个体本身的,而不应该屈从于外界强加的目的;人也是服从其自身成长历程的,也就是生命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生命为某个至高目的服务。故而真理不是至高的,知识不是固定的,一切都要服从于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而这里的人是个体的,具体的,而并非只是集体的,抽象的。”

    杜威心头一震。

    他的这一套教育理论即使在欧美也算得上非常领先,甚至于离经叛道。但对面这个皇帝,尤其是出身于东方传统社会,又是最高权力者,没想到就这样轻易地理解了这个教育理念。

    “杜威先生,我必须承认,您所说的一整套教育理论都很有道理。”郑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人是万物之灵,人xing高于神xing,神的存在说到底是为了人来服务的。人生而平等,并不存在世界天然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个体而运转,某些人天然比其他人高贵,有更加神xing的人格。那么就可以推导出,每个人本身都是不可被替代的,也是不可以被量化衡量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个体的价值并不天然小于两个个体的价值。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神圣和天然的自由和权利,都应该受到从法律到道德以及国家机器的保护和规范,这也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