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兵方阵的最前列,有一个小小的方阵,清一色二十出头的青年军官,一样的锐气十足,一样的军姿笔挺,可偏偏就绽放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势明明同样是学兵,同样是青年军官,可他们站在那里,却仿佛不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幼虎,而更像一群笑看沙场,指点江山的将校,隐隐散发出一股只有总参作战处,方面军指挥部那样绝对的精英团体才特别具有的气势来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真是见之令人心折

    旁边战术指挥系的学兵们,看着这帮小子,心里就分外地不爽。太子班?嫡系中的嫡系?真上了战场,指不定一轮炮击下来就得尿裤子是骡子是马,还得战场上见分晓考试考得好,就是精英了?平时考试考不过你们,哥认了可现在要国战,仗打起来,可就不是纸上谈兵那套玩意了到时候真刀真枪见个真章,谁怂包谁好汉,咱们沙场上见

    二十四岁的萧岚,就站在战术指挥系的学兵方阵当中。这位萧家二公子,今天的思绪不知道飘飞到了哪里。

    萧家在前清的时候,主要在广州贩卖茶叶,也兼作鸦片生意。镇**光复广东之后,萧家的老家主风色观得极老,立马转身投效镇**,出力甚多,居然摇身一变为镇**的铁杆。历经多年发展,萧家不但把广东的茶叶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更是利用萧家在南洋和美洲的关系,利用镇**的庇护,大做跨境贸易。尤其是萧家继任的当代家主萧广洋,堪称当世奇人。

    当年才二十三岁,在英国留学的萧广洋,拒绝了家里的包办婚姻,非为了一个和别人订有婚约的女子寻死觅活,后来干脆和那女子在伦敦私定终身,四年后顶着一个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头衔回来,还生生抱回来一个大胖小子。无奈的萧老爷子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惜好景不长,萧广洋的妻子回国时已经身怀六甲,不久就生下一个儿子,却在生产的时候难产,香消玉殒。这一生下来就没娘的孩子,自然就是萧岚二少爷了。萧广洋自然是悲痛欲绝,可斯人已逝,干脆把一腔热情投入到家族产业上。萧广洋不愧是出国喝过洋墨水的高材生,天资也是高绝,居然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半死不活的洋行折腾成了广东有数的财团之一,前一段的太子欢迎宴会上,萧家更是报效了两百万华元的捐助,认购了两百万华元的国债,也算是简在帝心的红顶世家。

    可怜这萧岚二少爷,生下来克死了娘,自然不招爱妻至深的萧广洋待见。无奈妻子临终还喊着保小的,这孩子毕竟是自己妻子拿命换来的,从小到大倒也是锦衣玉食养着。萧家的长子萧逸才前些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生得一表人才,学问也是不亚乃父,已经逐渐接手家族的一些生意。唯独这二公子,却是萧家老爷子和老太爷的一块心病。

    萧岚从小体弱,却又偏生顽皮,和自小稳重聪慧的大哥简直没个比。本来就不待见他的萧广洋,自然没怎么给他好脸色看。好在老太爷对这个幺孙却是疼爱有加,却也没让这孩子养成什么偏激的性格来。萧岚小学毕业之后,身体依然瘦弱,正好镇**大力宣传军国民教育,而在镇**统治区军人的地位却是最高,各大财阀政阀也都争抢着要把女儿嫁给军人,自家晚辈读军校的也是不少。

    萧广洋一狠心,干脆把这个逆子送去读了陆小,也让这小子把身体好好锻炼锻炼,在部队里受受锤炼。于是,萧二少的苦难人生就此开始,三年的陆小之后,又是三年的陆中,六年的血泪,生生把一个天真烂漫,顽皮好动的富家子折腾成了一个满脑子军事条令,陪女友逛街都要踢正步的标准丘八。

    不过,今天的萧岚回想起这些,却并无任何的方案和厌恶,只是感觉到温暖和欣慰。如果不是父亲,自己恐怕也就穿不上这身军装,没有机会走上保家卫国的国战战场

    “帝国太子,郑宇殿下到”

    “全体都有,立正”

    一声高亢的呼喊,所有人挺直了胸膛,目不斜视,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看向队列左侧那一行沉默的黑色身影。

    先导的军校警通中队,神色庄严肃穆,迈着尺子量度出来一般整齐不二的步伐,来到检阅台前,列成严密的警戒队形,背对检阅台,上了实弹和刺刀的步枪举起,然后整齐落下,立于腿侧。

    全身黑色军装,面无表情,散发着死亡气息的禁卫军部队,与机警彪悍,身手敏捷的中南海特卫,簇拥着一位同样身穿黑色禁卫军礼服,却批着皇家金龙纹章绶带,手持皇帝节杖的青年,在一面红底金龙踏日的皇旗引导之下,来到了检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