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股风潮的反复洗礼之下。共和党也好,民主党也好。都染上了深深的“进步主义”烙印,走出了保守主义的窠臼。

    西奥多?罗斯福就是这一运动在共和党的代表。而发起“平民政治”的詹宁斯?布莱恩,民主党自由派代表,则一再声称“西奥多?罗斯福实际上和民主党的要求一致”。

    西奥多?罗斯福在上任之后,在第一个任期还比较收敛锋芒,只是暗暗布局。通过任命新的最高法院**官,整顿白宫幕僚和内阁,联络两院,舆论准备,动员党内进步力量,西奥多?罗斯福逐渐掌握住了局势。

    在第一个任期,西奥多?罗斯福在美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中支持了工人的要求,从此美国工会势力大张,并成为西奥多?罗斯福的铁杆票仓。

    1904年第二个任期开始,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开始急剧左倾,一改自己的朋友兼上司,前总统麦金莱的保守主义做法,开始大力抨击财团政治,把目标对准了一直以来鼎立支持共和党的托拉斯们,惹得共和党幕后党魁马克?汉纳大骂他是“该死的叛逆牛仔”。西奥多?罗斯福在任期间,一口气提出了四十多项反托拉斯诉讼,乃至公开签署命令,在司法部下属设立反托拉斯局,以行政手段调查托拉斯的违法行为。

    西奥多?罗斯福很早就注意到了太平洋对岸的变化,并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其他笃信自由竞争和小政府为金科玉律的美国精英不同,西奥多?罗斯福很早就萌生了“国家主义”的理念。在第二个任期内,他开始尝试在美国引入中国“强力政府”的很多做法,包括在1907年仿效中华帝国调查局设立了隶属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专门调查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的贪污违法行为,乃至从事国内反谍。

    这一举动曾经在美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在很多议员的煽动下,不少社会团体纷纷表示“白宫试图再次奴役美国”,而很多南方州也抗议联邦政府“侵犯州自治”。西奥多?罗斯福不为所动,率领共和党“进步主义派”,乃至团结了民主党的进步主义分子和保守派展开论战。尽管最终联邦调查局在强大的保守主义和惯性思想抵制下最终撤销,但司法部下面却成立了一个改头换面,权力受到国会制约的“联邦反经济犯罪局”,目标直指商业贿赂和贪污公款,甚至还组建了一个专门反谍的“联邦安全局”。

    这一切。与罗斯福建成巴拿马运河,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美国影响力重合在一起。使其威望在美国与日俱增。

    进一步地,罗斯福如同另一时空的他在数年后一样,提出了他的“新国家主义”。

    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高于其他的任何利益。他认为政府对经济有干预的权力,引导经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而要实践新国家主义就必须正视美国社会存在的几个矛盾关系——人权和产权、平等和特权、特殊利益和特权以及改革和革命。

    他提出,劳动是创造资本的工具,**于资本而存在。理所应当的处在第一要位。如果没有了劳动,何来资本?另一方面,他也提出,资本一方也有自己的权利,他希望彼此能互相尊重创造出利益最大化。

    他极力反对特权,认为机会应该给予每一个有准备的人。他们比特权者更加需要这些机会。而且,只有个人得到了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和服务,才能使社会向前发展。只要特权存在,就会对一切平等机会产生阻碍。

    经过一番论证,西奥多?罗斯福得出结论:不拥有特权的人应该去摧毁那些特权。而美国当下最大的特权者就是大垄断资本主义者,他们不仅在工商界毒害劳动者。也在逐渐控制政治,官商勾结是个庞大的关系网,对国家有百害无一利。

    人权高于特权,政府应通过干预来摧毁这些特权而保障人权,实现公平和正义,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

    尽管他多次声称自己的思想来源于林肯,但美国学界和政界的很多精英都认为,正如罗斯福曾经强调的。“中国……雄辩地说明”,罗斯福的思想受到了中国的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