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衍的私兵已经抵达永寿宫附近的扶风山了,正在暗中安营扎寨。这两日,小皇帝一众忙于筹备祭祖大典,无暇分心,这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掩护。等到祭祖大典正式开始,众人防备最为松懈之时,项衍便会率兵攻上山来。
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刻。
这时,刘常侍遣人传来消息,小皇帝入九王爷院中已经一个时辰有余,而刘常侍进不去院中,探听不到他们说了些什么。
举事在即,陆行远绝不容许意外发生。他决定亲赴九王爷院中,将一切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九王爷院中,众人正商讨应对之计,一下人匆匆来报。刘若江看着九王爷眉尖微不可察地一动,心中暗道不妙。九王爷向来是胸有惊雷也能面如平湖,能让他眉尖一动,必定是大事。
果不其然,九王爷拱手禀道,“皇上,扶风山上,一夜之间驻扎了数十大营,粗粗望去,数千人有余。”
“什么!”没想到,众人最担忧的情况,竟然已经发生了。此时驻兵在扶风山上的,除了项衍,还能有谁。
“皇叔,如今形势逼人,我认为应当向京西大营下令,发兵增援。”小皇帝很快从慌乱中平复过来,向九王爷投来询问的目光。
看见小皇帝身处劣势,仍能冷静自持,九王爷满是欣慰,当下提议到:
“皇上英明。京西大营统领赵明达,曾随太宗一道起于微时,征战天下,是个忠心不二的纯臣。他接到命令,必会驰援永寿宫。但是如今的永寿宫,内外俱由陆行远麾下禁军把持,可谓严防死守。臣认为,传令之人,非焕之莫属。他一身钻山入地的本事,定能躲过陆行远重重耳目。”
九王爷有理有据,小皇帝自然允诺,当下便将信物和手谕一并交与程焕之。程焕之受领之后,一个闪身便离开了正厅。
众人正要马不停蹄地商量,如何在援军来之前稳住形势,又一下人来报,陆行远在院外求见。
院外,陆行远得到了通传,便迈入院中,他沿着西边回廊走向正厅。正走着,他忽然瞥见东边回廊上,一个体格娇小的内侍正行色匆匆地向院外走去。
他看着内侍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熟悉感,还有一些不敢相信。他大喝一声“站住”,然后便不顾礼节,纵身一跃,越过东西回廊中的庭院,落在了那个内侍的身前。内侍当即躬身,静候他的指令。
他看向内侍的左手,却发现并无异常。他一阵苦笑,原来是自己痴蠢,便挥了挥手让内侍离开。
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刻。
这时,刘常侍遣人传来消息,小皇帝入九王爷院中已经一个时辰有余,而刘常侍进不去院中,探听不到他们说了些什么。
举事在即,陆行远绝不容许意外发生。他决定亲赴九王爷院中,将一切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九王爷院中,众人正商讨应对之计,一下人匆匆来报。刘若江看着九王爷眉尖微不可察地一动,心中暗道不妙。九王爷向来是胸有惊雷也能面如平湖,能让他眉尖一动,必定是大事。
果不其然,九王爷拱手禀道,“皇上,扶风山上,一夜之间驻扎了数十大营,粗粗望去,数千人有余。”
“什么!”没想到,众人最担忧的情况,竟然已经发生了。此时驻兵在扶风山上的,除了项衍,还能有谁。
“皇叔,如今形势逼人,我认为应当向京西大营下令,发兵增援。”小皇帝很快从慌乱中平复过来,向九王爷投来询问的目光。
看见小皇帝身处劣势,仍能冷静自持,九王爷满是欣慰,当下提议到:
“皇上英明。京西大营统领赵明达,曾随太宗一道起于微时,征战天下,是个忠心不二的纯臣。他接到命令,必会驰援永寿宫。但是如今的永寿宫,内外俱由陆行远麾下禁军把持,可谓严防死守。臣认为,传令之人,非焕之莫属。他一身钻山入地的本事,定能躲过陆行远重重耳目。”
九王爷有理有据,小皇帝自然允诺,当下便将信物和手谕一并交与程焕之。程焕之受领之后,一个闪身便离开了正厅。
众人正要马不停蹄地商量,如何在援军来之前稳住形势,又一下人来报,陆行远在院外求见。
院外,陆行远得到了通传,便迈入院中,他沿着西边回廊走向正厅。正走着,他忽然瞥见东边回廊上,一个体格娇小的内侍正行色匆匆地向院外走去。
他看着内侍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熟悉感,还有一些不敢相信。他大喝一声“站住”,然后便不顾礼节,纵身一跃,越过东西回廊中的庭院,落在了那个内侍的身前。内侍当即躬身,静候他的指令。
他看向内侍的左手,却发现并无异常。他一阵苦笑,原来是自己痴蠢,便挥了挥手让内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