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汉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一下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既然是配合正面战场,那我们要做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三个字,走出去!我们要走出刘店去主动和敌人打。

    而且还不能是和灵丘县城的敌人打,县城里现在有一千多敌人。一个是不好打不说,和他们打来打去的有什么意思?就算把敌人都消灭了也就是这一千多人而已。师长把我放到这个位置,自然不会是让我像其他的主力团一般做那种老老实实的事情。

    既然要打游击,那索性就打的彻底,紧盯住灵丘县的几条要道,专打鬼子的后勤部队,劫夺他们的物资。”

    ……

    1937年的10月9号,距西村大队上次出兵刘店已经又过去了一周的时间。按照传统来说,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依照旧俗,这个时候人们都穿上棉衣了。

    灵丘县城中的日军开始渐渐繁忙了起来。寒露已至,士兵们也需要换上冬装。后勤方面的压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这几天经过灵丘的后勤辎重部队越来越多,甚至一天就要经过好几趟。

    而西村大队在这中间的工作就是护送进入灵丘界的后勤部队,同时还承担着维护保养道路的职责。

    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在前现代的封建社会尚且如此,对于一支已经现代化很完备的军队来说,后勤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西村大队的参谋要劝谏西村不要将过分的精力放在424团的身上,毕竟对于日军来说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耽误。

    ……

    “大队长,刚刚后方来电。今天还会有三支后勤部队从我们这里走过,联队长需要我们做好护送工作。”

    听着干部的汇报,西村依旧闭目沉思。

    “我知道了,先下去吧。”

    “哈依!”

    随着干部的离开,一直待在西村的身边没有说话的参谋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