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位于陈仓正东一百五十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地势险要。

    只要过了五丈原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再向正东一路直行,过了武功、扶风、蓝田等地便可以抵达上洛关,大约五六百里的路程。

    此时已是三月初,天气转暖,一望无际的雍州大地杨柳萌芽,遍地绿荫。

    河流中的寒冰早已融化,春风拂面而过,令人神清气爽,比起寒冬与酷暑,在这个季节行军最为舒适。

    朱元璋已经引兵退走,而杨素也已经在五丈原严阵以待,双方互相知根知底,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因此马超也不急着行军,每天只走八十里左右,让士卒得到充分的休息,养精蓄锐,到时从五丈原全力突围!

    三天之后,马超率领的两万人马抵达五丈原不过十五里左右,杨素军的旗帜已经隐约可见,鼓角也已经听闻。

    “孟起,杨素在此等候多时,必然早有准备,我军不可贸然前进,当先派人去刺探下虚实,再发起全面冲锋不迟!”龙且快马追上在前面开路的马超,大声提醒。

    “龙兄所言极是!”马超点头应允,对秦良玉道,“你先与伯瞻暂且按兵不动,我与龙兄去前面看看!”

    秦良玉点点头,一脸关切的叮嘱:“你与龙将军小心行事,切莫鲁莽,实在不行咱们再另谋他法!”

    “没得选择了,今天不成功则成仁,若无法突破杨素军的堵截。那就玉石俱焚好了!”

    马超留下一句话,与龙且双骑并出。直奔前方十五里之外的杨素军防线,前去打探虚实。

    马超胯下的火凤燎原与龙且的挠头狮子雪皆是旷世良驹。撒开四蹄犹如腾云驾雾,不消片刻功夫已经抵达了前沿阵地。

    放眼看去,只见大约三万步卒在旷野上一字排开,南北连绵将近十里。每三人一组,一人持矛,一人持盾,一人持钩镰刀。

    在这支绵延了将近十里的队伍后面是一个巨大的指挥台,高约五丈左右,上面插着红、黄、绿等各色旗帜迎风飘荡。斗大的“杨”字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台上百十名悍卒簇拥着一员大将,花白的胡须迎风飘扬。

    “此人乃是杨素的族兄杨林,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我还没有与他交过手。”马超长枪遥指挥台上的杨林,大声向龙且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