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栈道塌了呢?绝壁深深,一旦坠落,人就要成为肉泥,绝无生还可能!

    殷姮却读出了其中的血腥。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想要做成如此伟业,就只能靠人命去填了。

    问题是,她记得,从雍州入戎州的路,昭可修了不止一条,统称“栈道”。与遍布国的“驰道”,北方的“直道”,东南的“平道”齐名。

    其中最著名的有十二条,号称“十二道”,沿用到了千年之后。

    所以,她停了一下,才问:“入岷郡的路,只有这一条吗?”

    “回公主,还有嘉陵道、子午道与石蛇道。”孙青回答,“但褒斜道,乃是其中最短、最好走,也最安的路。”

    四条栈道。

    殷姮知道历代昭王都有很严重的强迫症,只是在殷长嬴身上特别明显。

    他们认为“十二”是昭的圣数,所以昭国的一切规划,大到郡县数字,小到楼梯层数,都是“十二”的倍数。

    实在凑不齐十二,那就四或者六。

    既然栈道已经有四条,勉强够用,那么按昭国的惯例,就算一统天下后,栈道也应该是以修补为主?

    但修补也不意味着不死人啊!

    看来培养“巫”这件事,确实迫在眉睫,否则按照昭国的习惯,打下一个地方就要修驰道,以便运军粮,这过程得死多少人?

    就好比这次入岷郡,假如殷姮不来,光靠那十万罪犯城旦,只怕是路上就要死成百上千,这还是因为昭国律法,民夫死得超过一定比例,负责押运的官员就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