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这书生长身玉立,长得也算眉清目秀。笑吟吟的一拱手道:“平日倒也没这么紧,只是听说当今乾隆皇上下江南,今日要来杭州,这不,御林军的大人们先行一步,戒严了杭州城,不到皇上从杭州离开啊。只怕每日都是这般盘查了。”

    御林军是民间称呼,清朝御林军其实就是亲兵营,前锋营。骁骑营等等,难怪门口这群兵看上去个个精锐,按照归属统领,八成就是前锋营的了。

    杭州。乾隆。几个关键词在脑子里一过,苏阳大概就已经判断出这个副本是哪里了。

    “乾隆皇帝七下江南,钱花的海了去了。”苏阳随口笑道。

    “七下?”书生摇了摇头,道:“哪有七下这么多,这才第五次就已经民不聊生,各地官员次次巴结奉承,连黄河发大水也顾不上救济了,各地官员甚至把黄河大水当成了一条捞钱捞功劳的路子。嘿嘿,盼不得黄河日日发大水呢。”

    没想到这位书生还是个愤青。

    “这也不能怪皇帝。紫禁城就那么点大,是个人住久了都难免无聊。”苏阳摇头道:“再说了,兄台只怕严重了吧,民不聊生也不至于,至于黄河发水,哪朝哪代没有,世上乌鸦一般黑,是个官他就想捞钱,不然当官作甚,好日子放着不过,去操别人的闲心,还要提心吊胆哪天被皇帝砍了头,这不是脑壳坏了嘛。”

    书生有些不悦,冷冷道:“这位兄台说话好生无礼,当官的都是十年寒窗,圣贤书难道白读了,按照兄台这说法,就算活着的时候捞够了钱,难道死后不怕留下骂名。嘿嘿,我看是满人入关至今,依旧不把汉人当人看,更监吏治**,贪官横行所致。”

    这再说下去就是体质问题了,哪朝哪代一旦扯到体质问题,那就没法再说了,苏阳淡淡道:“你这话胆子可不小啊,往大了说,近乎叛逆了。”

    书生仰着头,傲然道:“我本就是汉家子民,煌煌华夏三千年....”

    “得得得,别说了,到咱们了,您先请吧。”苏阳眼看到了城门口,也懒得再和他多说。

    兄弟我这次来是发牌子的,不是跟着你们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何况这群人还不是共和。

    五千年封建史,苏阳就没见过一心一意为了黎民苍生造反的,说白了,无非就是抢了你的,变成我的,换一群人统治罢了,跟着倒霉送命的,还是小老百姓,没意思。

    读书人一拂衣袖,先进了城,轮到苏阳,城门口的御林军也没多做为难,只是看苏阳腰上跨剑,微微皱了皱眉,吩咐在城中莫要惹事,最好把剑收在客栈中便放了行。

    穿过城门洞,却看见那读书人没走,就站在城墙不远处,远远的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