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分钟后,云苏已经混入了早市的人潮,迈开了最潇洒闲适的步伐,行走在渔阳城的大街上。

    渔阳城的百姓起得太早了,如果不是为了走走逛逛,寻思下如何熟悉县城,好想法赚点银钱,云苏能再睡两个时辰。

    许多小贩哈着白气,努力地吆喝,为了生计,花钱的人想花最少的钱买个好,赚钱的人希望赚得更多。

    走走看看,没有目标,有时候停下脚步看看那耍猴的,那猴子瘦瘦的,身形却极为矫健,时而在木架子上翻飞腾跃,时而在耍猴人身上卖萌耍怪,每耍过一场,还拿了碗讨赏钱。

    多数人是看热闹不给钱,少数如云苏一般给一文两文,耍猴人和猴子都再三谢过,赚的心满意足,钱也不少,耍猴人转身买两个包子,为了赚钱早饭也没吃,一人一猴各一个,猴子又表演起吃东西来,学着人一样,慢慢吃,不时吧咂嘴,还竖起大拇指。

    又走了走,却是见到了苦难人。

    一个少女只是伏在地上,旁边地上摆着一张草纸,上面写着一段卖身救父的话:

    “民女纪氏,河西人士,家父日前突感不适……’

    草纸上写的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话,和城中百姓日常所说的差不多,并没有咬文嚼字,很适合这种苦难人摆出来求助。

    云苏站在一旁,细细读完,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少女,法眼入微,知她没有撒谎,也是完璧之身,身上一缕先天带来的阴气未泄,穿着粗糙布衣,容貌倒是不错,五官端正,不是那种歪瓜裂枣的少女。

    只是二十两银子,不是一般人拿得出来的。

    有的人跃跃欲试,又被旁人说的话吓到了,原来这女子卖身救父是要去找里正立约的,有了这个,有些人的恶胆就小了许多。

    不多时,一个身着华贵的富家公子就越众而出。

    “这不是宁安堂的王公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