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吧,老和谐狗。”迪科斯彻继续憨笑着。

    帝国方面,除了约阿希姆德维特公爵和第三军团指挥官莱茨德斯托克,还有来自帝国的新任命的马格图加行省执政官。说明安格林区域隶属马格图加行省。

    “那赛尔的人”维赛基德皱眉,这样的谈判那赛尔王国理应派人出席。

    “抱歉,我忘了说明。那赛尔的执政官一职,暂时空缺。”维特公爵说道。帝国公爵的这番话,就代表着原本还是附属国的那赛尔,成为了帝国的一个行省。

    北方的代表们消化着这一消息,迪科斯彻更是眉头紧皱,瑞达尼亚的情报部门竟然对这样的大事件没有查到任何风声。

    “按照南方帝国的传统,附属国至少会经历两到三次的国王变更,才会慢慢被归入帝国治下,那位新皇帝未免太急着作出政绩了。”希沃德亲王

    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变更的好时机,不过他巴不得那赛尔的自由坡地运动闹的越凶越好。

    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法理,拥有自主权的附属国是不能被归入王国版图的。而一旦那赛尔变为那赛尔行省,就可以说恩希尔这位帝国皇帝完成了开拓疆土。但也同时代表着,那赛尔真正亡国了,必然会引起那赛尔国民的强烈反感和反抗。已经在贝尔哈文地区兴起的“自由坡地”独立运动,势必会愈演愈烈。

    1258年冬,北境反击战争落下了帷幕,但直到1259年春天,北方王国和南方帝国才真正签署下了停战协议。

    谈判阶段,帝国人对于马格图加行省的土地分毫不让,却愿意将更多的那赛尔地区土地送出。原因很简单,战争期间那赛尔还是“具有自主权的独立王国”,而马格图加行省的安格林地区是属于尼弗迦德帝国的土地。更加让那赛尔人悲哀的是,最终停战协议里的割让条款是由他们那赛尔王室签署的。从法理上来讲,恩希尔皇帝没有承担骂名。

    对于尼弗迦德帝国的做法,利维亚、亚甸和瑞达尼亚是不满意的,因为这代表着他们更难管理他们应得的那块土地。

    可是对于安格林地区,尼弗迦德的代表态度坚决,大有你若不退还,就全面开战的态势。

    另外一边,辛特拉和史凯利格的代表维赛基德和泰莫利亚的希沃德亲王也出现了分歧,双方就包括土地在内的战利品分配比例,有不同的看法。

    谈判下来,毕竟是战败一方的帝国作出让步,更多的那赛尔土地被划出,且允许北方三国携带战利品退出安格林地区,但是要求后面一项不被写入条约内。

    根据那赛尔条约,那赛尔王国割让出阿梅尔山脉以北以及整个贝尔哈文地区。尼弗迦德帝国承认北方王国在上述地区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