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了楚王占了寿春之后秦军就稍停了一段时间。

    其实也没有稍停,秦军忙着以寿春为基础沿淮河而下占领河岸城邑。

    这与一开始制定的方略是相符的,占领并控制淮河,那么楚国在淮河以北的地区就不战而降了。

    这或许是战国时期唯一出现的最大范围的包围。

    淮河以北一直到齐国,这块区域的北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攻占的魏国及楚国地域,东边是大海,南边是淮河……

    其中整片区域被秦军封锁得死死的,这范围内的楚军有以下几个选择:

    降齐。

    降秦。

    自生自灭。

    跳海。

    选项看起来挺多的,但就是没有一个活路。

    沈兵说秦军“稍停”,是因为占领淮河沿岸基本没遇到反抗。

    这主要是因为项燕知道随着寿春失守其下游地区也守不住,于是就主动放弃。

    另一方面楚王负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项燕离开后当地还是有些私兵,这些私兵大多是乡绅或商人召募……这是楚国的特色,楚国在私兵的限制上十分宽松,而秦国则是要爵至大夫才有权力有私兵有自己的门客,否则就是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