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发动战争就必须有人有粮。

    于是不能赈灾了事更不能将百姓迁往秦国。

    嬴政能做的就只有将许应调来三郡治旱,希望能通过农家的技术治理提高产量。

    更严重的还是:和平时期统治阶级绝不允许“结党营私”。

    那什么道家、杂家、阴阳家……全都或者有可能“结党营私”。

    农家就更是“结党营私”中的“结党营私”。

    特么的天下农民都听你的,哪天高喊一声“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这大王、这皇帝还要不要当了?

    而在防范“结党营私”方面,诸国中又以秦国为最。

    秦律有“严禁私斗”。

    这里的“私斗”不是指私下里两人起纠纷打一架,这是谁也管不了禁不了的,统治阶级不会吃饱饭没事干或是脑子进水了去禁这个。

    所谓的“私斗”指的是“邑斗”,也就是拉帮结派成规模的私斗。

    秦时因为二十军功爵位制,许多平民百姓都有爵位有封地还有下人。

    这些有爵位有封地的百姓实际上已上升为封建地主。

    而地主与地主之间往往会因为水源、封地等问题发生纠纷,拉帮结派私斗更是家常便饭。

    初时或许无关紧要,不过就是几个小地主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