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的围棋历史中,人类棋手当然也曾下出过一些类狗招,例如吴清源先生,黄龙士前辈或者道策先生,甚至像老神棍藤泽秀行这样的,他们的棋谱同样能找到一点“类狗招”。

    可即便是他们这样一些人,“类狗招”的数量也是凤毛麟角,所有人加起来可能也没有达到三位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李襄屏自己上次下出一步认为算是“类狗招”的手段以后,他才会在那里自鸣得意,沾沾自喜上好半天。

    因为同样的原因,当他判断大李今天同样下出了一步“类狗招”以后,他现在才会表情凝重。

    “......唉!急所和大场呀,在普通棋理中,不是都应该是“急所”高于“大场”吗,可是大李今天这个下法,他好像连这条棋理都突破了呀......”

    没错了,这就是李襄屏认为对手今天算是下出“类狗招”原因。

    要知道现在才50手棋不到,还只是一盘棋的序盘阶段,而稍微有点棋力的棋友都知道,在围棋的序盘阶段,其实是有个基本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急所”高于“大场”。

    李襄屏之前的那一手棋,那手棋完拿捏住对手棋形上的要害,因此毫无疑问,那手棋完有资格被称为“急所”。

    而大李刚才下的这两手棋的,黑45且不去管它,它和白46和交换,只是一个简单交换,这只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试应手”而已。

    而大李的第47手棋,这只是一步非常普通的“拆边”,这样的“拆边”,几乎在每盘棋的布局阶段都会出现,因此只能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场”而已。

    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或者说按照正常棋理,这样一个“急所”和“大场”,那无疑是李襄屏得利的,白棋没有不好的道理。

    然而非常可惜,当李襄屏重新审视棋局之后,他现在却意外的发现,当黑47一出现在棋盘,现在难办的已经换成了自己。

    在这个时候,李襄屏别说是想趁机一举确立优势了,他甚至都需要考虑接下来自己该如何打开局面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看似完违背棋理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