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仿佛一个预兆,颜濬哲和赵晏终究没能如双方父母所愿结成佳偶。

    虽说赵晏身为公主伴读,从小接受宫廷教育,论及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不输任何千金贵女,而颜濬哲芝兰玉树、文雅谦和,是京中鼎鼎大名的才子,两人看似金童玉女、天造地设,但性情、喜好却南辕北辙,小时候见过几次面,从来玩不到一处,长大后更无半分亲近可言。

    两家父母皆为通情达理之人,见状也不强求,口头约定的姻缘就此作罢。今年初,颜濬哲娶了太府卿荀家的女儿,那小娘子娇柔温婉,是他亲自求来的良配。

    颜尚书的信传到凉州,赵景明与裴氏感慨之际被赵晏听到,再三追问,才得知还有这段往事。

    赵晏颇有几分庆幸。她对颜公子本人并无意见,但却从没想过嫁给他。

    ——对武艺一窍不通,连骑马都不熟练,完全不是她理想的夫君。

    她唯一介意的是那把匕首,当年她从父亲那里得来,一直视作宝贝,谁知竟是“定情信物”。

    偏偏另一把还阴差阳错落在太子手中,导致她初次进宫时与他产生误会,从争执到拳脚相向,闹了个大笑话,着实丢人现眼。

    赵景明见女儿的脸色有些古怪,只当她不喜欢和颜濬哲牵扯在一起,便收起心中惋惜:“行,阿爹不说了,天下好男儿千千万,还怕我的晏晏觅不到如意郎君不成?”

    他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令下人去传午膳。

    赵宏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早就好奇得抓心挠肝,眼下终于逮住机会发问。

    赵晏如实说了前因后果,赵宏差点一蹦三尺高,忍不住义愤填膺道:“谁给他的脸来登门求亲?也不照照镜子,看自己从头到脚哪里配得上我阿姐!”

    他在脑海中搜寻一圈,突然福至心灵:“阿爹阿娘不愿阿姐远嫁,又要对未来的姐夫知根知底,我倒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那位不但你们熟悉,阿姐也不陌生,远在天边、近在——”

    赵景明和裴氏不约而同地看向他,赵晏莫名生出不祥的预感。

    赵宏不再故意卖关子,一本正经道:“——近在宫里,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