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摸五评都是什么评价,现有的阶位到了阶位中的哪一步,还有个人禀赋。

    谁在拳法中有习惯性动作,谁在战斗时有什么样的下意识反应,擅长不擅长应对各色对手……

    有谁是胳膊长,有谁是腿短,有谁是上身长下身短,有谁是上身短下身长,有谁桥马壮却欠灵活,有谁过度灵活却根基不稳。

    有谁过度追求力量,有谁过度追求技巧;有谁性格冷漠,有谁杀戮心重,谁有大局观,谁能值得同学依靠……

    谁适合用刀,谁适合用剑,谁适合用别的兵器,谁适合暗杀,谁适合培养成刺客,谁能够培养成影子,谁能够向着将军或者统帅方向培养……

    谁适合做内奸,执行特殊任务……

    如果组成小队,除了那些已经自成小队的几个人之外,其他的,谁与谁在一起组队最合适,最能互补……

    以上所有这些,文行天统统的梳理了一遍。

    现在,完可以说:除去左小多之外,所有三十五个学生,他自己,他爸妈,他原本的老师,都不如文行天了解的多!

    这其中付出的心力,难以想象的浩大!

    这三天下来,学生固然在不停对战,近乎不间断的时刻修炼,而文行天却是整整三天三夜都没有合过眼,时刻关注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书;有些很容易就能读懂,很好布置,有些却像是一个深潭,并不能即时看到底,需要探索,需要揣摩,需要针对性对待。

    “当老师,尤其是当高武的老师,哪有这么好当的?”

    这是文行天当年入教的时候,当时的带教学组的老教师说过的话。

    “下面的武校,很多老师本身修为不高,水平有限,很容易将学生教得偏离了方向。将他们本身的习惯动作或者是错误领悟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