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集团规划的桥梁位置,存在严重山体滑坡、落石风险。

    ——最高海拔2700米,最低海拔1600米,峡谷全长19千米。

    乌雀山的恶劣情况,清晰可见,数据详实。

    然而,这个不可思议的项目,还在继续着勘测。

    律风跳过中间整整十年的光阴,找到两年前的档案,都能清楚的看到——

    “乌雀山受72级地震影响,方案三、方案四原定桥墩设计地点存在风险,有待进一步勘测研究。”

    十二年过去,项目组的报告依然不断发回乌雀山情况。

    律风慢慢翻完去年最后一份资料,终于能够确定这个项目完全停滞了。

    自从两年前乌雀山遭遇72级地震,影响了方案三、方案四的落位点,这座山体的测量数据,就再也没有新的变化。

    没有变化,代表着项目走向尾声。

    律风桌上摆满的资料,连同十二年来勘测研究的全部档案,默默地沉睡在冰冷的铁皮柜里。

    似乎每一份都在讲述这个徒劳无功的项目,耗费多少人多少年的心血,最终一腔热血,被72级地震浇灭。

    他忽然懂得了冯主任的叹息。

    一座没有政策阻碍的桥梁,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十二年没能确定方案顺利开工,那么,再过十二年也不一定能有进展。

    去研究一座没有进展的桥梁,根本不需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