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数千言毕,梁启超把手上的秃笔一丢,稿子往前一推,接着转身背手看着窗外的风雨,泪流满面!排版编辑拿起这篇梁启超一气呵成的大作,悄悄的退了下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面对着萧萧风雨,梁启超低声吟道!

    一篇《中国少年说》一出,梁公从此名满天下。

    “血谏”!特大号字体的标题,出现在《时务报》、《新快报》的头版头条上,《时务报》的第二版,整版刊登了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

    沈从云如此剧烈的反应,举国震惊!世界震惊!多年以后的一位史家称“危机之秋,沈督振臂一呼,举国为之沸腾!天下少年精英之半数,从此归于沈氏!”

    北京城里以强学会为首的团体,纠集了数百学子,每天堵在都察院的门口,一天一上书!全国各省督抚的折子,雪片似的飞往北京,皆痛陈二份合约一签,东北亡矣!

    朝中清流更是兴奋的上串下跳,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压在光绪皇帝的案前几尺高。清流们主要的攻击目标自然是李鸿章,扬言李鸿章“丧权辱国,罪无可赦!当自裁以谢天下!”

    迫于举国之压力,总理衙门大臣奕忻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出来,对一干外国记者称:“李鸿章在俄国签署之合约,乃其个人行为也,且其目前身无实职,并不能代表大清朝政府。”

    此言一出,俄国公使立刻照会北京,这是对俄国政府的公然挑衅,这是要引发战争的。

    上海的沈从云听闻此讯,立刻对《新快报》的记者称:“俄国人要来,我正等着呢!我宣布,南洋新居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

    沈从云这一嗓子吆喝后,北洋的荣禄也只好跟着发表生命称:“我北洋将士已枕戈待旦!誓死捍卫东北!”

    李鸿章还在俄国,俄军便开始增兵东北边境!摆出一副大打出手的架势!沈从云立刻作出反应,南洋水师的两艘君权级战列舰,立刻驶入渤海湾,将320毫米的主炮炮口,对准了旅顺港口,对准了停泊在旅顺港的俄国战舰。(注,之前340毫米口径为笔误。)

    ……………………

    胡雪岩抱着账本和算盘出现在沈从云的办公室内,愁眉苦脸的往沈从云面前一坐,哀叹道:“怎么得了啊?又要打仗了,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说实话,沈从云还真的有点怕胡雪岩这一招,这不才喊了一嗓子要跟俄国人拼命而已,胡雪岩就猴急的上门来诉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