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歌的故事,要从4o年前说起。

    那时巫天行才17岁,鲜衣怒马一少年。

    那时巫氏还没有如今这么大的规模,在当地只算个小公司。当时家里家丁不多,满打满算只有2个。

    那年出现过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很多地方断水断电,寸步难行。

    不过巫家还不错,地势高,家里存货多,也没断电。

    巫山的爷爷,也就是巫天行的父亲,听说一位姓杜的男家丁住在不远处路口的家完全被淹了,一家人没地方去,就很大度地让他全家都搬过来挤一挤。

    这位家丁有个女儿,名叫杜桃之,时年也是芳龄17岁。

    巫天行第一次在家里见到她的时候,她正随意地披着湿漉漉的头,卷起袖子在帮忙处理院子里的积水。

    改良的中式小外套包裹着玲珑的曲线,莲藕般的手臂洁白无暇,眼神专注而清澈。

    虽然说实话并不是国色天香,但一举一动仍是美成了一幅水墨画。

    血气方刚的巫天行,一下子就被那俊秀的眉眼和脱俗的气质牢牢吸引住了。漂亮妹子见过不少,没见过美得这么舒服的。

    后来聊起来又现,这姑娘并没有因为自己父亲只是巫家的家丁,而觉得低人一等,她不卑不亢而且满腹诗书,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

    漂亮姑娘见过不少,没见过这么有思想的。

    这场天灾持续的时间虽不长,但接下来杜家修房子用了大半年,巫家又热情,当然,再加上巫天行想方设法做挽留,于是这对年轻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

    巫天行明明对杜桃之已经欲罢不能,却又很有心眼儿地不去全力追她,而是欲擒故纵就是对她好一阵,然后忽然冷冰冰;又对她好一阵,然后又在她面前对别的妹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