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舞曲奏响,百乐齐鸣,曼妙仙子怀抱琵琶,凌空翩跹,美奂绝伦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两人一面欣赏美妙歌舞,一面畅谈对饮,文鹏些许微醉。

    风筱青悠悠地说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不求朝夕以对,但求此情可待。”

    文鹏转过身来,凝望风筱青:“一滴桂酒万古愁,杯空人醉泪横流。多情总怕负春色,夜寒孤影上琼楼。相思两处怎倾诉,草舍窗前守白头。”

    风筱青明他心意,掩齿而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呵呵,今日可是公子大喜之日,来,青儿再敬公子。”

    两人又酌数杯。此时,歌舞停歇,众人玩起击鼓传花的飞花令,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一个个仙娥起身,或出对,或填词,或赋诗,以求才子作对,和诗词。显然,她们在寻觅钟意的情郎。

    文鹏趣不在此,避而不答,尽管风筱青一再相劝,他总是能躲则躲。

    风筱青道:“公子为何不一展风华?也好赢得佳人青睐,共度良宵。”

    “吟诗作对本是消遣作乐,或抒心中感悟,或谈人生志趣,或针砭时弊……以短短诗文,便博取女子芳心,换得以身相许。若能一心一意,还好;若是事后始乱终弃,弃之如敝履,视之若草芥,岂非有负佳人,终身所托?这与衣冠禽兽,又有何分别?无非是逢场作戏而已。”文鹏将美酒饮罢,低声说道。

    风筱青,用玉指轻点文鹏脑袋,笑道:“呆子。好生沉闷。”

    场中就座的女子,皆是满腹经纶,才艺超绝之辈,丝毫不输。整日里读圣贤书的举子。以致于她们的诗词,少有和上者,场面一度尴尬。

    教坊司司仪,拿着手中的纸条,反复查看,而后走向歌台,大声道:大唐文豪杜牧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请诸举子以此句为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言者无过。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这首《泊秦淮》正是杜牧之,当年作于此地。诗中所说之事,业已过去数百年。今日重提此诗,或意有所指。举子们相互议论着,难道有朝廷大员在此,想一探举子们的真才实学?许多士子小心掂量着,生怕触碰忌讳,惹来是非。

    会场中一片寂静,片刻后,有举子起身,引经据典,大谈儒家学说,推崇理学,存天理灭私欲,推行德化,以达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