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员工除了为数不多的协调人员,其他的都是从威森科技里面抽调,是真正的高科技工厂,无论设备质量还是员工素质。

    齐董这些天一直呆在k城,天天往车间跑,把下棋的爱好丢到一边。今天是出成品的日子,他早早在车间候着。

    太过先进的工厂有些诡异,就像何修文说的,感觉像个大机器人。齐董没有在意,他不懂,也不想懂,逼他去了解这些远离他时代的先进玩意,无异于要了他的老命。

    动力电池块组装车间里没人,只有使用超精密机械手的机器人在操作,洁净度很高,围观的众人眼里只有激光焊接设备发出的刺眼白光。

    齐董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李庄站在他旁边,不禁转头问了一句:“齐董,有什么不对?”

    “李总,算了,还是叫你李工,你喜欢这个称呼。你要是早生十年,估计就没我们这些老家伙什么事了。”胖子感叹一声。

    李庄有点晕,随口回复:“我又不是神仙,这些设备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只不过被集成在一起,十年前可没有这么先进的玩意。”

    齐董没有接口,转头盯着组装车间里的勤奋工作的机器人。焊接的速度很快,完成一个小模块,边上的检测机器人便接过开始检测分类摆放。边上的货架慢慢被电池块塞满,完成后的同类小电池块通过传送带重新来次循环。焊接机器人忙得不亦乐乎,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对标准件,以保证精度。

    装配完成的数个巨大的电池块最后被传送带送出装配车间,早已守候在指定位置的检测人员开始进行人工检测,测试容量、安全性、快速充放电能力、循环使用寿命,这些都需要花很长时间。

    “不懂,无聊!”李庄其实对电池没兴趣,他喜欢的是输配电和电子电工。之所以在这块投入巨大的精力,只有两个原因:有钱赚和涉及到机器人的能源。从这点看来,所有实验室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以后的研发提供资金和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系列方向都拓展到极致。

    回到六角大楼办公室后,李庄想想打开何修文发过来报告,揣摩了一番,看看哪里不对,求人不如求己,多学点总会有好处的,各学科都有交叉的地方。

    报告的附页是周奇森跟几家汽车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很详细。李庄草草扫了一遍,没有在意。周奇森这么精明的人还会吃亏,那才叫天方夜谭,再说还有何修文这个真正的行业专家在边上出主意。

    何修文的报告不长,主要是一些技术方面的说明和汽车公司对公司样品的评价,还有常见的套话。

    全文列如下:

    电动汽车这些年非常热门,基本上大点的汽车公司都建立了相关的研究部门。国内的汽车公司基本上没有核心技术,精密加工、材料和设计能力都很欠缺,人浮于事,外行领导内行。传统的动力组合,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的水平都远不如发达国家,自动变速箱领域,几乎是空白,偶尔有吹牛的,往往多年拿不出成绩。众多的国内厂商都将宝压在电动汽车上,但电池、电源管理、电机等电动汽车三大件,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