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原本对赵挺之印象不错,毕竟未来岳父,但刚刚赵明诚那恶劣的辱骂,令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此时恨声道:“怎么可能是假?若是假的,刚刚那老物就不会晕倒在地,家人一片哭号了,照我看,是本相毕露了!”

    秦明皱起浓眉:“董兄弟,这是关乎前途的大事,切不可因私情动摇!”

    董平面孔涨红,却也知道秦明说的确实有道理,点了点头:“秦兄等着,我立刻去街上打听,一定问个水落石出!”

    话音落下,他掉头就走,修长的身躯很快消失在视线中。

    秦明叹了口气,回到后院,继续坚守护卫。

    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时辰,董平就回来了,语气里满是对自身境遇的凄凉和对赵挺之的不屑:

    “这老物何止贪赃枉法,还帷薄不修,与儿媳有染呢!”

    ……

    “我们什么时候传他与儿媳勾搭成奸了?”

    丁润听着街头巷尾的传言,摩挲了一下大脑袋,十分费解。

    公孙昭皱眉:“应该是赵挺之的政敌出手,趁机造谣,党争里多有此事,卑劣下作,无所不用其极!”

    赵挺之此前怀疑信件是政敌假借丁润的手笔,结果并不是。

    但现在,倒是真的政敌落井下石,要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宋朝文人有个特色,政敌扣帽子喜欢造谣“帷薄不修”。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欧阳修与朱熹,后世传得沸沸扬扬,王安石和苏轼也没逃过扒灰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