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提醒你一句,你很快要到长安城去,本王用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让你去拉帮结派。你要明白结党,在朝廷中是要不得的……”

    廖明升心中一惊,本来他还觉得带几个小吏过来,会得到刘愈的褒奖,会让刘愈觉得他是在找更多的人来帮忙,没想到刘愈上来就是警告他要收敛拉帮结派。

    “下官明白,这些人……都是下官找来,帮忙处理这案子的……王爷您也知道,下官身单力薄,需要一些帮手。等事情办完,他们还是会做原来的事……”

    刘愈摆摆手道:“那也不必太苛责,对朝廷有过贡献的,本王也会记着他们的功劳,事情结束之后,会论功请赏,给他们应有的赏赐……”

    刘愈先是闷了廖明升一棍子,再给颗甜枣,让廖明升也松口气。虽然他很想带一批人进入长安城来帮他谋事,但现在刘愈不想,他也不敢再提,现在刘愈答应会论功请赏,让他找来的这批人有所提拔,对他有了交待,他对那些人也有了交待。在他想来,即便要用得着他们,以后再逐渐找机会把他们提拔到京官便可。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他这棵树,若是没有枝叶,光有树干也算不得大树。

    “多谢王爷提拔……”

    刘愈点点头,顺带让廖明升把地方上一些官员的名单递交过来。廖明升再迟疑了一下,对于一个很会猜人心思的人来说,他对刘愈心思的把控,却不太到位,有时候他也不理解刘愈的所为。

    “王爷,这地方官……似乎不在下官的管辖范围,您……”

    刘愈一笑道:“难道明升你没有总结过他们都有谁?”

    刘愈所说的,直接戳到廖明升的软肋,其实廖明升以前要往上爬,对淮北省的官场可说的了若指掌,任何官场的变动,他都要打听出来然后作出记录,这样小心谨慎的举动,最后也是招惹来那些儒官的反感,觉得他心机太重。

    廖明升没为自己辩解什么,道:“下官这就为王爷您准备……”

    很快,廖明升便把淮北上官场的人脉和脉络的册子交给了刘愈,刘愈见到这册子,马上就想到当初韩升给他的百官册,记录可说是太详尽,连官员的喜好、家眷的喜好都记录的很清楚,这是很花心思的事。

    以前韩升是朝廷的情报局长,手底下有很多人办事,要调查这些不难,但廖明升不过是个县尉,芝麻大的官,也没有太大的人力物力,居然会把事情调查的如此详尽,可见出他的能力。只是这能力,有时候不会用在正道上。

    刘愈也详细看了一下,在廖明升官册上,很多正直跟他有过节的官员,倒也不是所有都会被他所扳倒,至于是他没去扳还是说找不到证据,刘愈不得而知,有很多跟廖明升属于“同类人”的谄媚之徒,倒是被廖明升下狱,而且还牵连出不少的“同党”。这倒让刘愈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