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记得他以弟弑兄、谋夺帝位的事情,就连司马公著《史记》,不也是一笔带过吗,这叫做为尊者悔!
同样的,弑兄夺位这口黑锅,刘备是甩不掉了,取其百般抵赖、越描越黑,不如咬牙承认下来,趁势夺了益州牧的位置!
至于百年之后,史书怎样记载这件事,就看刘备功业如何了,如果称王称帝,进而一统天下九州,刘璋就是中途病死的、喝水呛死的、吃饭噎死的……反正是自然死亡!
相反的,如果刘备的霸业不成,必被后人切齿臭骂,什么织席贩履小儿,冒充汉室宗亲,常败将军,丢弃妻子……也就不差‘弑兄’这一条了。
“刘州牧于会盟途中暴毙,此大不幸之事也,如今曹军大举压境,对巴蜀之地虎视眈眈,百姓人心惶惶,官员昼夜不安!
当此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为益州百姓计、为汉室江山计,请主公弟接兄位,暂代益州牧之职,统领军民人等,与曹贼决一死战!”
“请主公弟接兄位,暂代益州牧之职!”
庞统上前两步,不顾李恢、费观等人阻挠,在刘璋尸体上强行搜查,最后从腰间摸出一个锦囊,里面正是益州牧金印,高举到了刘备的面前。
与此同时,孙乾、简雍、蒋琬、伊籍等荆州旧部,以及一部分巴郡官员,都跪倒在了雨地中,恭请刘备接任益州牧!
可是李恢、费观、吴班这些巴蜀重臣,以及五成以上的巴郡官员、士族、名流……虽没有出言反对,却膝盖挺的笔直,不愿向刘备跪拜行礼!
都说名利、名利,名在利之前,士族们固然看重利益,可是更加看重名声,甚至愿意为了保全名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如果刘璋平安无事的,把益州牧之位让给了刘备,士族们不介意下拜的,这叫做吐故纳新、顺应时势,面子上也还说的过去!
如今刘璋死的莫名其妙,刘备在尸体前接任益州牧,他们就不愿下拜了,否则就是没有气节,还要落个卖主求荣的骂名!
眼看有一半人不肯下拜,刘备可就尴尬了,金印就在眼前,自己接过不是,不接更不是,这叫什么事呢?
还是庞统有办法,眼看有些人不肯屈服,偷偷向简雍使个眼色,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后者立刻钻出人群,般取救兵去了……
同样的,弑兄夺位这口黑锅,刘备是甩不掉了,取其百般抵赖、越描越黑,不如咬牙承认下来,趁势夺了益州牧的位置!
至于百年之后,史书怎样记载这件事,就看刘备功业如何了,如果称王称帝,进而一统天下九州,刘璋就是中途病死的、喝水呛死的、吃饭噎死的……反正是自然死亡!
相反的,如果刘备的霸业不成,必被后人切齿臭骂,什么织席贩履小儿,冒充汉室宗亲,常败将军,丢弃妻子……也就不差‘弑兄’这一条了。
“刘州牧于会盟途中暴毙,此大不幸之事也,如今曹军大举压境,对巴蜀之地虎视眈眈,百姓人心惶惶,官员昼夜不安!
当此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为益州百姓计、为汉室江山计,请主公弟接兄位,暂代益州牧之职,统领军民人等,与曹贼决一死战!”
“请主公弟接兄位,暂代益州牧之职!”
庞统上前两步,不顾李恢、费观等人阻挠,在刘璋尸体上强行搜查,最后从腰间摸出一个锦囊,里面正是益州牧金印,高举到了刘备的面前。
与此同时,孙乾、简雍、蒋琬、伊籍等荆州旧部,以及一部分巴郡官员,都跪倒在了雨地中,恭请刘备接任益州牧!
可是李恢、费观、吴班这些巴蜀重臣,以及五成以上的巴郡官员、士族、名流……虽没有出言反对,却膝盖挺的笔直,不愿向刘备跪拜行礼!
都说名利、名利,名在利之前,士族们固然看重利益,可是更加看重名声,甚至愿意为了保全名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如果刘璋平安无事的,把益州牧之位让给了刘备,士族们不介意下拜的,这叫做吐故纳新、顺应时势,面子上也还说的过去!
如今刘璋死的莫名其妙,刘备在尸体前接任益州牧,他们就不愿下拜了,否则就是没有气节,还要落个卖主求荣的骂名!
眼看有一半人不肯下拜,刘备可就尴尬了,金印就在眼前,自己接过不是,不接更不是,这叫什么事呢?
还是庞统有办法,眼看有些人不肯屈服,偷偷向简雍使个眼色,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后者立刻钻出人群,般取救兵去了……